[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免除“零报告” 遏制“痕迹主义”

发布时间:2019-06-04 10:23:43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日前,张家界市纪委监委对标对表党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深挖细查自身突出问题,出台实行《市纪委监委机关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条措施》,其中的“加强归口管理,防止多头重复报送,‘零报告’不要求报送书面材料”的减负举措,更是受到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和派驻机构的“点赞”。(来源:三湘风纪)

  “零报告”事项就是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中,没有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或事实,只填了一个“无”字报送,但依然要履行加盖公章、领导签字等一整套报送流程,其实质就是毫无意义的“痕迹主义”:做任何事情,都要留下痕迹,不然就等于白做或没做,这是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新“形式主义”。

  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痕”不重“绩”,一些干部留“迹”不留“心”,结果是把痕迹留在纸面上、照片中以及表格里,文件填不完、材料报不停,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说到底,“痕迹主义”是一些党员干部工作务虚不务实,不想去基层了解情况,用“留痕”代替监督,当起了“甩手掌柜”。

  以名目繁多的“痕迹”作为检验标准,未必就能真正干好工作,反而可能助长弄虚作假之风,让干部的作风和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

  治疗“痕迹主义”需上下用“药”:上应求真,要掌握真实的民生民意,要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心怀群众、情系百姓,工作部署要结合基层实情和规律,科学管理、统筹安排;下需务实,基层党员干部要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就事而动,精准发力,把有限的时间、资源和精力都用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上。

  遏制“痕迹主义”还需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尊重和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最符合基层实际的方法开展工作,不搞“一刀切”;二是发扬实事求是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除了总结亮点,还要正视问题,直面短板,协调、推动问题的解决;三是考核不能奉行“资料为王”,不光要有“痕迹”,更要有“实绩”,不光要重过程,更要重结果。

  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各部门都应力戒“痕迹主义”,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让他们集中精力干好工作,用实干与担当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祁阳县纪委监委张育龙)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