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举办晚会,需要花4400元吗?”在零陵区石烟塘村定期召开的村务监督月例会上,监督员孙开松对村里的活动开支提出质疑。“灯笼花费1200元,拍摄影人员劳务费1000元……”报账员唐小枚拿着发票,一一作出说明。
村务监督员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问询和表决,是村务监督委月例会上的重要流程之一。每月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布的村级账单上,从几千元到几元,每一笔账,都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审核签名。
从2017年开始,零陵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创造性地推出“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入选中国反腐蓝皮书。眼下月例会常态化开展,已覆盖所有村和社区,精准落地生效,着力破解“最后一公里”监督难题。
村务监督,选谁来监督是关键。从走访调查、民主推荐、资格审查到会议选举,全程公开公示,每村选出来的3个监督委员会成员,不但有受尊重的“老人”和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经常有意见”敢讲直话的村民也被选入监督队伍。
“让群众看明白账、做明白人,让村干部干清白事、当清白官。”永州市零陵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务由一人“作主”变为大家“作主”,村民心中的疑虑消除了,点赞多了,干部办事也信心满满。
据了解,零陵区将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监督管理,严要求、高标准抓好村务监督月例会工作,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纪律保障。群众事事参与,人人知晓,大量具有苗头性的矛盾和纠纷第一时间在村内得以化解。据统计,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零陵区农村涉纪信访为99件,与去年同期比较下降了36%。(零陵区纪委监委 蒋素琴 廖彬森)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