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莫让权力“网”住了人生

发布时间:2019-06-27 10:10:1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华,2018年4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今年4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因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40万元;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60万元。(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直是大家眼中有能力、有魄力、有远见,意气风发、大有作为的陈华最终走向犯罪道路,令其领导和同事大跌眼镜。陈华堕落的背后,是用权的任性。在首都互联网协会这个大舞台上,他本该为民用权,大展身手。但他却自作聪明,打着协会的幌子“暗渡陈仓”,虚列开支、贪污、套取公款趁机捞一把,权力任性让陈华尝到了“甜头”。从此以后,权力就成了他的“自留地”,也撬开了他的贪欲之门。

  贪欲之念一旦产生,就如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会让人意志脆弱、信念动摇、党性丢失。陈华也一样,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他选择的是缴械投降,面对诱惑,心甘情愿被“围猎”。多年来,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或索要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05万余元。在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的同时,还先后多次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提供的宴请、旅游。被“糖衣炮弹”击中后,陈华成了管理服务对象鞍前马后的马前卒,甚至为此不惜隐瞒欺骗组织。如此这般,岂有不“湿鞋”之理?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如果陈华当时能谨慎用权,廉洁自律,又何以会被“围猎”?如果能敬畏并使用好手中的“权力”,不在权力和欲望中忘乎所以,又怎么会一步步沦陷在钱山欲海中,且越陷越深,最终锒铛入狱。实践证明,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为祸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对党员干部来说,权为民所赋,理应权为民所用。不管拥有什么权力,那只是组织和人民给予的公权,而不是可以胡乱作为的私权,更不能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不管分管什么领域,那只是为民办事的领域,而不是独断专行的“自留地”。如果公私不分,把公器当作私器,到头来就会因权力滥用而失去官位、失去自由,甚至失去一切。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可私用。“公”与“私”之间本应界线清晰、泾渭分明,然而现实社会总是五光十色、充满诱惑,一些党员干部在膨胀“官念”的影响下,在 “小我”私心的驱使下,容易逐渐被私欲所裹挟,逐步模糊公与私之边界,“背弃公义、假公济私、以权谋私”之现象便由此滋生蔓延,最终是自己被无尽的欲望吞噬,乃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陈华的下场再次告诉我们,权力来源于人民,也必须回归人民、用于人民。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坚守理想信念“高线”,坚决摒弃“千里来当官,为了吃和穿”“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腐朽错误思想,彻底打消揩公家之油中饱私囊的念头,在廉洁从政中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切莫被权力“网”住了人生。

  (新田县 何星辉)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