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纪委监委紧扣实际“把脉问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抓住拓宽线索渠道、群众工作督导、巡察监督“三个关键”,在细枝末节中抽丝剥茧、见微知著,发现和捕捉扶贫领域有价值的问题线索。
积极探索挖掘问题线索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来信、来电、来访和网络举报等信访举报重要渠道作用,健全信访举报线索收集、排查、移送和集中管理机制,积极开展信访问题“大起底”“大筛查”。去年以来,信访方面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112件,立案37件。充分发挥党风政风监督员“千里眼”“顺风耳”作用,收集相关舆情和民意反映,捕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按照“管政策出台就要管政策落实、管资金分配就要管资金使用和资金安全”的要求,加强与审计、财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广辟问题线索来源。对十八大以来的问题线索进行大排查、大起底,按照问题来源,分类建立台账,确保不积压、零暂存。
持续开展群众工作督导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每轮群众工作督导检查重要内容,精准发力。把扶贫领域问题较多的乡镇场、村(社区)作为重点,创新运用“三必谈、五必处”督导方法和“全覆盖+随机查”督导机制,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常规督导8轮、专项督导12次,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492件。
让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最前沿,把监督的探头擦亮。县委巡察机构的“探照灯”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专项巡察、机动式巡察和巡察“回头看”,剑指扶贫领域“蝇贪”“蚁腐”。目前共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4轮、交叉巡察等机动式巡察1轮和巡察“回头看”2轮,对全县16个乡镇场、28个县直责任部门和38个省定贫困村、62个面上村实现“筛网式”、多轮次、全覆盖巡察,重点对财政资金拨付、使用、管理情况从拨付“源头”到资金“末梢”进行“顺藤摸瓜”式的全程追踪核查,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投诉举报最密集的问题入手,紧盯扶贫领域的“苍蝇式”腐败案件,深挖细查,做到精准靶向监督、有的放矢。
“县纪委监委聚焦违纪违法、失职失责、作风不实等问题,特别是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压茬推进7轮明察暗访,按照摸干部作风、摸项目进度、摸资金落实、排查问题线索的‘三摸一排’方式,到项目现场、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对扶贫领域进行全面‘体检’。压茬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面上的再延伸、深度的再拓展。只有延伸监督触角,才能找准病灶,对症下药。”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2018年以来,该县共排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781个,发现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86个,立案查处8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6人、问责272人;收缴违纪资金425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88万元。 (蒋东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