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论开学“走后门”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9-09-10 10:09:51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每年的九月份都要上演各种“开学大戏”,使得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在其中把自身的“演技”发挥的淋漓尽致。最近朋友圈在传:进了大门以后还要走“后门”,“后门”比大门还重要!事实是如此么?

  虽然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不得设置尖子班。但部分学校为了解新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开学前会举行“摸底考试”,教育部门也不会强加反对。所以家长们乐此不疲的集学校里的老师信息和听学校的分班政策,找熟人、托关系,希望能把孩子送进一个满意的班级里去。就现状而言,分班之所以会搞得这么紧张兮兮轰轰烈烈,说来说去还是父母对孩子成绩过于焦虑,明着是考学生,实际又有多少是在“考”家长呢?然而这其中又会导致多少党员干部违反纪律呢?入学指标、赞助费、择校费、递条子……这些含义暧昧的名词背后,是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同时也折射出家长对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一种无奈。

  家长通过托关系让孩子进入尖子班,孩子的水平无法适应、上课听不懂,导致考试结果全班垫底,此时就会产生心里负担,导致自卑厌学的心理,进了尖子班也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所以,除了很过分很不公平的分班情况,家长们不要去过多参与孩子的分班结果,学会客观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整体发展。教育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共同协作,家长们应该放平心态,和学校一起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比择班更重要。

  当家长都具备这样心态,自然而然就可以扼杀住去找领导签“条子”、打招呼的心理,这样就剪断了“黑色”利益链源头,减少了不正之风蔓延。当觉得“走后门”尤为重要,出现各种“择班热”“条子生”等现象,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当前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严重缺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笔者看来要解决此类问题无非就是:增加学位、实现教育资源的扩容增量;进一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免试就近、严控择校、顺序招生、公开透明等原则,严控“大班额”,坚决执行招生计划、班额标准、均衡编班;在招生过程中,通过多渠道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和信息,畅通监督、投诉、举报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归根结底,“走后门”其实不重要,家长应当教会孩子适应环境,而不是处处给孩子创造环境。家长帮不了孩子一辈子,如果一个人从小什么都是别人给安排好的,等他长大后也就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重要的是学生本身。与其把时间花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环节,还不如把心思花在学生本身,让其茁壮成长才是正道!(零陵区纪委监委 廖彬森)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