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安全风险提醒不够,缺乏较真碰硬的狠劲,存在侥幸心理,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失职失责。”前不久,在接受调查时,湖南省桃源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谢龙勇懊悔地说。在全县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内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现场宣读了对谢龙勇等4人的处分决定。(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监督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促进工作、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可是,有的监督检查干部由于责任感不强,把监督检查工作视为儿戏,不认真对待。例如:有的刚到一个地方开展监督检查,简单翻翻台账、开开会议后,就到下一个督查点,敷衍了事;有的把监督检查只是拍照留痕,把监督检查工作搞成了旅游观光、“走马观花”式搞形式;有的在与机关熟识的朋友嘘寒问暖,有的大吃大喝,搜刮土特产,把绿色食品回家。 有的在完成量化、考核任务工作中,不是带着检查问题、指导工作的思想,而是走形式、走过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既完成了任务,又不得罪人,真是“皆大欢喜”!
同样,上级督查检查考核搞形式主义,下级迎接督查检查考核也搞形式主义。为应对上级监督检查考核,有的基层为应付上级的监督检查可谓是“想方设法”“妙招不断”。有些地方打造监督检查“经典线路”,有的打造“绿色盆景”,参观点要经过“特殊”的准备。监督检查过程中该看的不看,该查的不查,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效果,只会给工作留下严重隐患,还会给现场职工留下极端不好的印象,不仅达不到检查的效果和目的,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监督检查反映出宗旨意识的淡薄,责任感不强,敷衍了事,走形式、走过场,这与我们监督检查的初衷相违背,因此,须警惕“监督检查”中的形式主义。
坚决破除督查检查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避免监督检查“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一方面上级检查部门应该多做些脚踏实地正确对待检查,注重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结果运用,真正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推动形成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抵制歪风邪气的良好政治生态。另一方面积极改进监督检查方式,不打招呼、少看资料、直奔实地访察,加大发现问题力度;严肃查处不落实、乱落实、假落实、少落实、慢落实以及空泛表态、应景造势、出工不出力等突出问题,推动积极主动干事创业蔚然成风。杜绝“走马观花”式督查,督查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相关制度才能落到实处,人民的权益才能得到有效维护。(蓝山县纪委监委 黄礼灏)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