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莫让问题整改“作秀造势”“走过场”

发布时间:2019-10-30 10:24:47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近日,安徽淮南为了推动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的整改落实,将问题清单(第一批)50个刊发在报纸上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引起广泛关注。

  这种坚持开门抓教育,把问题找出来、公示出来的整改方式,目的是倒逼参学单位、参学党员干部能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看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而不是让问题整改“易行易改”“作秀造势”“走过场”,更不愿让问题整改后依然“涛声依旧”。

  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就是主题教育要立行立改的问题。如何防止问题整改“作秀造势”“走过场”,关键还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既要着力解决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思想根子问题,又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否则,口号喊得再响亮、材料写得再漂亮,也只是花拳绣腿、无用功。

  因此,要防止问题整改“作秀造势”“走过场”,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要坚持检视问题与整改问题并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主题教育中不仅要注意抓检视问题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到找准,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还要注意抓整改落实到位,要对症下药,该完善的体制机制要完善起来,该堵塞的漏洞要堵塞好,该批评的要认真批评,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

  由此可见,查准、找实问题所在,是推动整改问题的根源。只有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挖深理清根源,做到“不虚不空不偏”,推动问题整改的过程才会聚焦靶心、瞄准方向,提高整改效率,才能达到主题教育预期目标。如果在检视问题上搞大而化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隔靴搔痒,问题找不准找不实,问题整改就难免会丢失靶心、虚于应付,那主题教育要取得实效就是一句空话。二要坚持抓“细节”与抓“环节”并重。抓问题整改要做到真整真改、见行见效,须在“细节”上下功夫,要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做到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任务一项一项落实,确保整改见人见事、见质见效。同时,还须紧盯问题整改销号的每一个环节,对问题整改清单实行跟踪管理,准确把握时间节点,监督检查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不见效不松手、不改好不销号,坚决防止数字整改、“纸上”整改、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三要坚持问题“回头看”与“头回看”并重。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其实也是盯着问题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不仅有利于把问题找全、找准、找实,确保不遗漏、不流失,还有利于下一步整改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整改责任,确保问题改彻底、改到位。同时,还要把 “回头看”当“头回看”,像最初抓工作一样,敬终如始,有始有终,不能因为是搞“回锅菜”而在态度、热情、政策举措上有所松劲,坚持把每一件事当成第一件事来解决,把每一件事当成第一件事来对待,只有反复抓、抓反复,才能真正让问题“见底清零”,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落地见效。(蓝山县主题教育专治办 张宏英)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