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文月读 > 正文

廉文月读第220期

发布时间:2020-07-27 08:27:5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2020]第7期(总第220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部 2020年7月27日

  功不虚成 名不伪立

  “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这句话出自班固《汉书》,意思是功业和名望是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弄虚作假得到的。《颜氏家训》中讲:“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一个人若是贪求“一举成名天下知”,为博取功名不择手段,必将为人不齿。如晋代文士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但他太看重权势,入京都洛阳后大肆结交权贵,为追求权力和功名见风使舵,虚与委蛇。历史学家范文澜对他的评价是“热衷仕进,性格卑污”。

  王夫之有言:“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是说,名分名誉并不是自然造就的,一定要与事实相符。对一个人而言,也必须做到名副其实、名不伪立。明代学者薛应旂在《薛方山纪述》中讲:“无实而有名者,盗也;小实而大名者,幸也。”如果没有实际的东西却只有名声,那便是欺世盗名;如果实际小而名声大,那也是徒有虚名。他还说:“小人其心,君子其饰,名是而实非,其天下之大害乎。”只有以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名利,在名利地位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在能力上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就能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世俗所染,不为名利所累。

  同样,廉的含义也不仅仅是指在钱财上的清廉,而且还包含着对地位、名誉不过分攫取的淡泊。“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乃为真清。”正如清人钱琦所说的那样:“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纵观许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往往通过种种手段,或弄虚作假以冒名,或掠人之美以盗名,或巧取豪夺以沽名,或欺上瞒下以骗名,不遗余力为自己打造“美名”,表面上道貌岸然、政声良好,骨子里却极其腐败。

  如何看待名利,是检验党员干部品格的试金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曾说,一个自觉的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不同之处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我”的态度不同:是唯我,还是忘我?是事事以我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九死一生的战斗英雄张富清,看淡生死和功名,本就难能可贵;功成名就之后,默默锁上军功章,服从组织安排到最艰苦的山区奉献一生,更让人敬仰钦佩。“这些荣誉我不愿意让家里人知道,到处去讲去炫耀。”“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许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啊?”张富清的这些话,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一位哲人说过:“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荫,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荫,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从政者,断不可本末倒置。做人要有准则,从政须有操守。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功名观,志在立功,淡泊名利,以求实之心为党做事,以担当品质奉献于民。(寒山石)

  律己以廉 莅事以勤

  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寓言故事: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故事中廉而不勤、尸位素餐的“公堂木偶”,看似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实则有负岗位职责和人民期盼,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

  初仕以勤政为首务,政不勤则百事殆。古往今来,许多廉政勤政的为官者,都常怀无为而愧之心,常行经世济民之举,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唐代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碰到大旱饥荒,百姓纷纷外逃,遂感慨“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白居易在县尉任上,察知百姓“家田输税尽”、拾穗“充饥肠”时,不由产生“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自责。北宋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时,见西湖草长水涸,葑田占去西湖之半,于是募民开湖兴修水利,利用浚挖的葑草和淤泥筑起长堤,这不仅给后人留下如画美景的“苏堤”,更成为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生动写照。

  “居官者,须精励敏捷以勤政;碌碌无能者,草木同朽。”岗位和职务,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然而,少数为官者却看不清、扛不起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遇事敷衍推诿,做事碌碌无为,以致责任尽失、担当全无。正如《居官镜》中所言: “无所取于民,而善良者感之;不能禁民为非,而豪强者颂之;无所取于属员,而循分者安之;不能禁属员妄为,而贪劣者称之;刁生多事,而宽待之;劣绅不法,而姑容之。故刁生劣绅,皆言其和平,甚至胥吏作奸而不能惩,盗贼肆行而不能禁。自胥吏至于盗贼,皆乐其安静而不欲其去任。”这样的为官者,平平安安占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岁岁年年老样子,非但不能干事成事,反而一再误事坏事。

  庸官懒官之所以广受诟病,就是因为他们丧失了干事创业该有的事业心、责任感,无视职责使命和群众利益,该尽的责不尽,该办的事不办,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甘当“太平官”,安稳度日子。“庸”字当头,势必导致庸政怠政、失职渎职,这既阻碍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也侵蚀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党员干部当时常用“无功即为过,庸碌就是错”来自警自省,激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律己以廉、莅事以勤,凝心聚力、埋头苦干。自觉走出“舒适区”、远离“避风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努力担当任事、主动进取作为,力争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王李彬)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