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2017年以来,永州市零陵区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抢占强化监督制高点,把握民主管理切入点,创造性地在全区推出“村务监督月例会”举措,取得了成功经验,展示了更大作为。到2017年底,全区已有200个行政村(社区)建立并实施了村务监督月例会新模式。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和村务公开,把基层权力“晒”在阳光下,通过精准监督严防村级“微腐败”,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洁建设。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永称其“做法实在管用,可推广复制”。人民网、财政部网站、《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红网等主流媒体分别予以报道。
预计到今年一季度,这个制度将实现全区所有村(社区)全覆盖。
广大群众说:“村务监督月例会这个阳光行动温暖着我们的心。”
零陵区委书记唐烨要求,要在全区所有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建月例会制度,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根基,把村务“晒”在阳光下,把知情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把全面从严治党真正深入到基层,强化在基层。
创新思维,“逼”出来的点子
2017年上半年,零陵区村(居)“两委”全部实现换届。零陵区委通过分析发现,2014年至 2016年,全区共收到反映村干部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以及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举报件537件,占信访总量的40%。区委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信号。怎样走出一条强化群众对村(居)“两委”的监督、防止基层“微腐败”问题发生的新路,摆在了区委一班人的面前,也提上了区委的工作日程。
对此,零陵区委将保障群众对村务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作为首要问题加以谋划。先后3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果断决定:在全区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
零陵区“村务监督月例会”新模式应运而生。
强化举措,“探”出来的路子
为确保村务监督月例会常态化开展,精准落地生效,零陵区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紧扣任务,瞄准“双白”目标
零陵区实施“月例会”制度,将实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作为工作目标。通过这项工作,强化村务工作透明度、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防止“小官微腐”,厚植基层党风廉洁建设工作土壤,实现村干部不敢腐、不能腐的基层政治生态。
(二)严格程序,落实“四好”要求
——选配好监督的人。零陵区在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中,严格把好监委会人员入口关。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均由村民公推、村民代表直选,乡镇街道进行资格审查,选出村民信任、放心的人。主任兼村纪检员,监委会委员兼村党风民风监督员。村监委会成员由“老人”、“能人”、“有意见的人”三部分人组成,年龄上形成梯次结构,平均年龄不超过60岁,常住在村里,热心公益。坚决将现任村主干的特定关系人拒之门外。
——明确好监督的责。零陵区“月例会”运用小微权力清单来规范村务管理,进一步压缩村干部权力寻租空间。监督的内容主要有6项,其中重点监督惠民政策落实、村里公益事业建设、村级财务收支情况。
——组织好监督的会。为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区纪委制作了村级权力运行监督流程图,将重点放在开好村务监督月例会上。
实行“两明确”“两固定”工作法,即明确会议时间和参会人员,固定会议流程和会议议程。各村每月5日至10日召开“月例会”,参会人员有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会前村监委会成员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会中开展交流讨论,形成结论性意见;会后建立议定事项管理台账,进行跟踪监督。会议议程主要是通报惠民政策落实、公益事业推进、村级财务收支明细等情况,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表决,对村级工作提出建议。
——公开好监督的事。零陵区在“月例会”工作中,落实“区到乡、乡到村、村到户”三级公示制度。建设“大数据”平台,畅通“全公开”渠道,强化“零距离”对接,做到应公开的全公开。乡镇街道统一制作惠民资金公示牌向社会公开,开通“三湘e监督”电子查询系统,每月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每季度公开惠民资金发放和惠农项目推进情况。
(三)强化保障,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责任压实到位。为使月例会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实现“三个明确”,即明确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明确每次月例会有联系村里的乡镇班子成员、乡镇纪委委员、驻村干部指导督促;明确把村务监督月例会纳入乡镇街道党(工)委履行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督查考核内容。
二是督促检查到位。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结总账”。区纪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工作开展不重视、不支持、走过场的,扣减年终党风廉洁建设考核分值。
三是经费保障到位。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每月每人分别给予200元、100元误工补助。所需经费采取“财政补一点、乡镇街道解决一点、村级运转经费拿一点”的办法解决。区财政、乡镇街道、行政村分别按每年每村2000元、1800元、1000元的标准予以保障。
四是培训考核到位。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其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的重点内容为乡村振兴战略惠民政策、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等。同时,强化考核问效,乡镇街道纪(工)委牵头组织做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年度考核考评工作,实行奖优罚劣。
效果亮眼,“督”出来的“大单”
零陵区通过推行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工作,“晒”出基层权力清单,确保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构建监督有力、决策民主、开支明白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形式新,效果好,成为有效防治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的新途径。
——拓宽了监督渠道。在“月例会”上,通过对村组存在的苗头性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等进行研究,及时调处,使村级监督渠道进一步拓宽,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全区自启动“月例会”以来,受理涉纪信访举报件,同比下降50%。对2013年以来的 2417个危房改造项目进行了核查,共排查问题线索45件,追缴违纪资金7.13万元。
——提高了监督质量。零陵区实施“月例会”制度,使全区村务监督实现了三个转变:监督内容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监督重点从事后监督向事先预防转变,监督方式由纸面向立体监督转变。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区在清理整顿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工作中,通过“月例会”评审,共清理出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 14538户28932人。
——架起了干群“连心桥”。零陵区实施“月例会”,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强化了对党务、村务、财务的监督检查,促进了乡、村干部主动履职和廉洁履职,融洽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群互信。2017年7月以来,全区通过“月例会”,共议事8700余项次,已妥善解决8300项次,正在解决400项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好“村务监督月例会”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走进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零陵区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再创新局面,为建设开放文明富裕幸福新零陵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零陵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周润润表示:“要动员全区广大群众参与到村集体事务中来,形成‘事事参与,人人知晓’的有效监督,铲除农村微腐败土壤,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惠民政策在零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