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算错账终将被“算账”

发布时间:2021-03-15 09:44:58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刘桂芳阅读更多

  “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要始终牢记自己永远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私、为一些利益集团谋私,这条路是走不通的。”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各级领导干部发出鲜明警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3月6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鲜明警示引发全网刷屏。“这个账总是要算的”,八个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算账”一般有两层意思,一是统计计算,二是清算处理。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这两层意思关联甚大,不算账、算错账,往往导致其政绩观错误、价值观走偏、权力观扭曲,从而一步踏错步步错,最后东窗事发、终遭“算账”。看似平常的“算账”,在不同语境下对同一主体有不同涵义,彰显了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因此,“算账”可以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会算账、算好账,才能保持自律、慎终如始,从容面对名与利、得与失,防止腐化蜕变,避免被“算账”的可能。

  常言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算账”要观大势、识大局、谋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航员”、人民的“勤务员”,必须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和人民至上的情怀干事创业、谋篇布局。只有挣脱只算个人“小账”的桎梏,才能成就自己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账”中的作为,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算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恐怕不见得容易。一些地区领导干部非但不擅长“算大账”,还经常“算错账”。比如:算错“政治账”,大搞团团伙伙、权钱交易,严重污染一方政治生态,危害党的事业和形象;算错“生态账”,为了眼前、团体利益,放任企业在自然保护区非法挖煤掘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算错“经济账”,盲目举债引进项目,造成“短命”工程频现,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激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个账总是要算的。”如此错算造成的“错账”、“烂账”,最终都被严肃清算。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还发布2020年度十大反腐热词,“倒查20年”名列其中。在反腐高压态势之下,“倒查式”追责正在更多地方、更多领域落地生根,一批批已离任乃至退休的官员因此被查处,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

  人生账本,心邪必乱、心歪必错。党员干部唯有坚守初心,着眼大局,脚踏实地,以敬畏之心面对权力,以淡泊之心面对地位,以律己之心面对诱惑,方能行稳致远,算出“清爽账”、“明白账”。(冷水滩区纪委监委 陈雨航)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