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按顺序来,每个人都可以领到自己工钱的……”9月26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黄庭村桥头一间民房内,几十个村民聚在一起,在镇纪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过山农业”老板手中领到了自己的“血汗钱”。这是该县纪检监察干部为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实例。
“过山农业”是江华县内的一家小微企业,今年从水口镇、大圩镇共流转了600亩土地,用于种植茄子、韭菜等蔬菜。劳务用工主要是附近村民,按70元每天的价格结算工钱。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既可以照顾家里小孩,又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日子倒过得安稳。
可是好景不长。2021年9月16日,大圩镇纪委书记陈胜新接到了黄庭村支书屈停花的一个求援电话。
“陈书记,你赶快过来,我们村桥头这里聚集了20多个人,向老板讨要工钱,种韭菜的老板有好几个月没有给务工农民发工资了。有人扬言,再不发工资,就要组织大家到市里、省里上访。”
“先别急,想办法稳住村民的情绪,我马上到现场去”。陈胜新带领镇纪委工作人员迅速赶到黄庭村桥头。
“陈书记,我已经有6个月没有领到工钱了,现在日常生活都很难维持,老板再不发工资,我们一家人就会被饿死了”在现场,一名群众情绪激动地说。
“村干部先把拖欠工钱的数目登记好。刚才在来的路上,我已经电话联系了种韭菜的岑老板,他答应马上就过来。请大家放心,我今天来,就是帮你们解决问题的。”陈胜新首先给群众吃了一个“定心丸”。
“看,老板来了!”没过多久,一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他就是“过山农业”负责人之一岑某。
“乡亲们,近段时期,公司遇到了一点困难,资金方面有一点紧张。没能及时兑现大家的工钱。不过,请大家放心,这笔钱我一定会想办法付给大家的。”岑某向大家表示了歉意。
“老板,我们挣得可是血汗钱,一家老小等着这笔钱去买米买菜呢。”一个村民接过话茬。
“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不过,对于那些家里有急事、急需要钱的村民,老板还是想办法尽早帮他们解决。”陈胜新居中调解道。
“血汗钱,大家挣得不容易。岑老板还是多想想办法。”“好吧,我先找亲戚朋友借几万元,与乡亲们一道度过难关。”在村干部、老党员及镇纪委干部的劝说下,岑老板承诺,两星期内一定把工钱发给大家。
“作为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经常性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朋友、拉家常,通过下村走访,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双提高,既要为企业进得来、住得下营造良好氛围,提供精准服务,又要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把好关口,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大圩镇纪委书记陈胜新介绍说。
据了解,当天上午,有39名群众在现场领到了工钱,共发放拖欠工资23565元。
(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尹世禄 魏代明)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