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办信接访须“情暖肺腑”

发布时间:2021-11-16 09:53:44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近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工作情况的报告。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信访工作的重视,对人民权益的关心,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纪检监察机关是监督的队伍、监察的眼睛,查办案件,处置信访件是本职工作、份内之事。但是在纪检机关内部,办信与办案往往被分门别类,视以不同,部分干部受机械且僵化的思维束缚,存在一定的重办案、轻办件思想心理,觉得办信琐碎、累、难、烦,遗忘了信访工作本质内涵,信访案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甚至被推来阻去,流转不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办信就是直面人民的诉求,纠治轻信访这一类的思想,需要廓清思路,意识到办信是为民服务的路径,在办信过程中直面复杂基层情况,能够锻炼干部自身能力,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如今的信访形势,亟需树立“办信就是办案,办信就是办民生”的思想,以实际行动遏制、改善信访工作中的问题态势。

  基于现实研判,信访件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即是重复访与越级访,分说起来,重复访是信结事不结症状的体现。造成此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沉下心去,没有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没有立足人民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解决人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只是机械化按照规章制度处置,没有人情冷暖,没有释情传情,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信结”是按照规章流程行事,理论上并没有错漏,合法、但并不合情,体现制度的滞后性,重程序轻结果,但百姓所思所想皆需结果彰显,观念的异格、期待的落差,实践的疏漏,共同造就了信访履访不止,重复信访蔚然大观的局面。至于越级访的产生原因则更为严肃,剖析群众心理,这是对同级监督检查机关失去信任的表现,在群众朴素的心理认知中,若是问题难以解决,同级监督难以为继,那么便求诸于庙堂之高,诉诸上级监督,细细看来,其中蕴有一定的自认求告无门心态,人心之失,由此而显。

  针对两项突出问题需立足实际,找准抓手与切入点,即从制度角度宏观把控,俯瞰大局,从整体层面下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群众信访接收、回复、办理和答复等各环节工作,强化督导检查,系统梳理,确保信访案件“件件有回复”。定期开展“回头看”,围绕是否存在应回复未回复情况、对办案不规范、不尽责问题开展督查,广泛听取信访群众意见。持续加强对回复情况的跟踪督导、回访,不断提高回复质效。源头化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提高信访案件办理质效,让办信程序与结果和谐有机统一,推动信结事了。相关公职人员也要提高自身能力与业务素质,压紧落实责任,清扫懒怠作为,涤荡懒政心理,面对民众诉求,将自己摆进去,让百姓放宽心,有信心,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

  办案、办信本应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双枢纽、两重点,面对信访案件的纷至沓来,需要狠抓源头强防范、压实责任治涣散、找准办法强保障,营造清明政治生态,健全纪法监督,如此自然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无有叩门或叩门有路。要学会找理论、寻方法、行实践,要立起来,跑起来,忙起来,开足马力、拉响汽笛,永远奔赴在为民服务的前路上。(道县纪委监委 谢倩怡)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