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提倡办宴从简,提倡光盘行动,大家都说这个做法好……”日前,新田县纪委监委调研组深入陶岭镇周家村调研清廉乡村建设,在谈及移风易俗时,该村支部书记周军华深有感触。
作为省级美丽乡村的周家村曾经是个“软弱涣散村”,留下不少陈规陋习。其中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无论红白喜事,办宴必须有“十八大碗”。久而久之,村里婚丧嫁娶要大操大办,生日、搬家、节庆此类小事也要办宴,奢侈浪费之风愈演愈烈。
为扭转这种风气,村里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由党员、村干部和“五老”担任成员。“不上香烟,不上白酒,不超过12个菜,不燃放烟花爆竹……”理事会通过发动倡导村民自治,给办宴限“标准”,为遏制浪费立“章程”。此做法一经推出就受到群众赞成、支持,邻近村庄也纷纷效仿。
借此契机,村里在红白喜事理事会的基础上,还成立了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建立村规民约。“四会一约”均由党员、村干部和有威望的村民担任成员,履行监督管理村级事务职责,教育引导村民按章程行事,推动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等社会新风尚。同时,结合清廉乡村建设,督促村委会充分发挥德治礼序、村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广泛开展每家每户挂家风家训牌、党员亮“共产党员户”座右铭、十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示范家庭评选等活动,坚持用身边先进事迹和真人真事感染村民,宣传引导群众形成崇德尚廉的浓厚氛围。
“践行‘四会一约’,实施‘管、教、奖、惩’相结合,引导当地群众摒弃陈规旧俗,逐渐树立文明新风……”今年来,新田还把周家村作为“清廉乡村”建设示范点,探索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清廉乡村”建设之路。同时,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把红色文化、清廉文化、民风民俗、家风家训等元素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此外,积极开展送“廉”上门,依托“乡村小舞台”“村级小喇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载体,让清廉文化走进群众中,更接“地气”。
“清廉乡村建设,离不开清廉思想、清廉作风、清廉纪律、清廉文化……”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大力开展文化养廉、家庭助廉、警示促廉等系列活动,着力消除廉政教育的末端盲点,为清廉建设注入“廉动力”。
(新田县纪委监委 何星辉)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