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清风文苑 > 正文

发布时间:2022-03-09 09:30:55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吕艳芳阅读更多

  我被眼前的景象慑住了。

  一棵松树大模大样地立在空地里。乍一看,威风凛凛,甚至有些张牙舞爪,骄矜蛮横的气势,当稳稳停住脚步,再一看时,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枝干虬曲苍劲,上面满是皱起的树皮,让人很容易想起倚坐门前的老人,皮肤暗黄,层层皱纹是岁月刻下的痕迹,令人叹息而无奈。若光看这枝丫,很难不产生枯树的错觉。

  一天又一天,秋日,就这么来临了。突然有一天,我惊奇发现,这棵“枯死”的松树竟有些异样,一改之前那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与周围破败之景格格不入。实在难以想象,就在那乌黑的梢头,猛然涌出鲜活的生命,长出细细的松针,宣告着与旧时节的绝断。原来,当所有的颜色逐渐褪去,变黄,脱落后,这一片青葱方才珊珊来临,好像万物凋零不过是为其做背景,春去秋来也不过是登台展示前的铺垫。这种强烈的对比也会出现在晚上,寒夜月色下,笔直的老松尤显严肃,似向上托举着,一种高雅的形象跃然呈现。万籁寂静,唯有地上笔直的枝干与天上皎洁的明月遥相呼应,不平凡的气节与清辉一道散入朱窗,染透身心。

  几月后,天气奇寒,永州大雪,偌大的空地被渲染成一个洁白的舞台,那棵老松这般突兀地矗立着,伸出的枝丫略微带点颜色,却也不够明亮,与新长出的松针相对,各自璀璨。我闲来无事,在院子里踱步半晌,不时抬头看看它,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却始终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它,正直太普通,高冷过于无情,只能任由寒风肆意凛冽,老松岿然不动。再回头看山时,大片楠竹竟也被压弯了腰,有的垂到路边,偶尔还能听到竹子折断的清脆声,倒是这棵不起眼的青松,于凋残的世界中更加醒目,硬是被漫山腾起的水汽烘托得超凡脱俗,气韵翩然。

  这让我想起两年前,同样是冬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陶铸故居。故居面对石洞源水库,背靠山岭,岭上松树颇多。那日虽未下雪,却也是奇寒无比,草木摇落,唯独棵棵松树亭亭而立,于是我自然而然地想到那篇《松树的风格》。千年易过,松树的风格突然变得坚挺起来,展现在一个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革命者身上。不论环境恶劣与否,也不论世人在意与否,他们永不言败,为了人民利益不惧牺牲的精神,竟与这松树的风格相呼应,共同构架起人性与自然的特有通道,形成一种饱含人生哲学的生态景象。

  依我看来,松确能当得起世人的称赞,无怪乎古人那无尽的溢美之词了。《论语·子罕》篇中就曾写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古人看来,逆境往往能考验人性的,当一切外界的温柔都被剥离,展现在外的就只剩下那颗或脆弱或坚强的身心了。又比如梅花,世人总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于是又牵动古人的心弦,非要赞美一番不畏严寒的气概不可。到了后世,这种高尚的精神竟集腋成裘,汇聚成一股暖流,总在身处逆境之时于心中泛起,激励着,也预示着涵养高洁,氤氲清白。与其说是同内心产生一丝情感牵连,倒不如说自古到今我们都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清香与正直,总要留下些独特的气质,方能在这片莹白中树起旗帜,标榜着高洁与孤傲。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