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能找到干部,下班也能找到干部,多亏这些镇干部晚上还来耐心做工作,化解了我和邻居的道路纠纷。”近日,宁远县仁和镇牛尾塘自然村村民蒋某对晚上上门来调解纠纷的镇干部表示感谢。
白天乡镇干部下村走访农户,群众大部分在下地干活;晚上群众收工回家,干部却都下班回到了家中。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就要选择群众最方便的时候。今年3月,宁远县下发通知要求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每周在乡镇住宿不少于3晚、每月不少于12晚,其他乡镇干部每周在乡镇住宿不少于2晚、每月不少于8晚。促使乡镇干部改“走读”为“走访”,解决了干部下村存在的“时间错位”,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了解民情,解决民困。
为严格执行驻乡镇制度,由县纪委监委牵头,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跟踪督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夜间值班值守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在力纠干部“走读”之风的同时,该县还要求乡镇党委完善必要的文体、卫生设施,妥善解决餐饮、住宿等问题,保障好干部的业余生活,充分调动干部“住读”的积极性。
“清明在广东没有回家,今天看见村里的例会直播,感觉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前不久,在镇干部的组织下,湾井镇东江村村民李和田通过手机观看了东江村四月党务村务民主协商月例会的视频直播。会上,20余名参会村民代表和70余名在外的村民在手机云直播上讨论新订村规民约和村里的财务情况。参与直播的镇纪委干部申晟说,乡镇干部“住读”后,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村里的大小事了。
今年以来,该县乡镇(街道)干部进村开“夜会”100余场,与群众沟通,谈发展、拉家常,征集意见建议500多条,化解纠纷20余起。
“干部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衣带露水、脚沾泥土,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困难,才能密切干群关系。”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说。(宁远县纪委监委 单明海)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