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库存现金多;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较突出……”近日,新田县纪委监委针对某一典型案件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对某县直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建议书直击“病灶”,切中“要害”,明确要求责任单位针对暴露出的个性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认真查找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立行立改。
近年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定位,把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作为“再监督”重要手段,协助责任单位点准穴位、指出“病灶”,开出药方,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整改到位。
“治标”当先,督促“当下改”。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对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发现的涉及民生领域、扫黑除恶、生态环保、行业监管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出清单,有的放矢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防止“两书”一发了之,该县纪委监委还建立专门台账,对整改落实情况采取电话回访、组织约谈、现场督查、不定期“回头看”等方式进行督办,督促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直面问题、立行立改,确保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掷地有声”。
“治本”为要,着眼“长久立”。坚持把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作为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精准开出“药方”,督促相关单位从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举一反三,推动形成研究问题、推进整改、完善制度的良性循环,实现“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推进一域治理”的标本兼治效果,让“一纸建议书”变成推动问题整改的“一堂课”。
“治根”为本,实行“常态抓”。坚持监督常在、常抓抓长。严格跟踪督办、销号管理,严肃问责整改不力问题,让纪检监察建议“长牙”,确保“两书”权威。将纪检监察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畴,通过抽查检查、约谈督查等方式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不定期回访,并就类似问题拓展监督,延伸督查,进行常态化提醒,经常性警示,从根本上解决查而不止、纠而复发、屡治屡犯的现象。
“建议书既点‘痛穴’,又开‘药方’,以有力监督推动问题有效整改到位……”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两书”作为利器,始终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全过程中。据了解,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8份,推动解决问题40余个。(新田县纪委监委 何星辉)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