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新田县龙家大院,但见游人如织,好不热闹。龙家大院党委书记介绍道,自从在村里建成廉政教育基地后,吸引了众多前来研学旅行的游客。
近年来,新田县纪委监委发挥龙家大院“八德文化”“农耕文化”“家风文化”的名片效应,与“廉洁文化”有机整合,建设廉政教育基地,创建市级清廉单元建设示范点,并以此为样本,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层层推进清廉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激发“廉活力”,催生“廉动力”。
监督“护廉”。紧盯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围绕惠农补贴资金落实情况、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室组地”协同联动,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个别谈话、座谈分析反馈等方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整治公示公开不到位、监守自盗、贪占挪用以及违规处置集体资产、惠农补贴等问题,坚决铲除影响清廉乡村建设的“腐败土壤”。结合“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对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从源头上拒绝基层小微权力任性。
治理“促廉”。将推进移风易俗、强化基层治理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督”模式,强化“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村级监督链条,组建监督“网格化”队伍。通过定期走访联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大操大办、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开展嵌入式监督,对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在村民理事会的指导下,我们村现在红白喜事宴请桌数减少了一半以上,礼金也规定了最高限额。”该县陶岭镇陶市社区支部书记介绍,自从今年社区里从新修订“村规民约”后,红白喜事简办已蔚然成风。
文化“育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中的廉洁文化元素,突出当地特色,先后建成6个廉洁文化教育阵地,寓廉于教,串点连线成面组成“廉洁地图”。将廉洁文化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该县门楼下乡纪委以瑶歌为载体,编撰《廉政文化山歌集》《清廉之歌》等,在村里的监督广播中播放,让瑶歌插上廉政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扩大廉洁文化在乡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该县纪委监委还大力开展廉洁文化进基层活动,纪检监察干部化身“清廉使者”,进村入户、“摆摊设点”宣讲廉洁文化,现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谈廉、倡廉。同时,通过制作廉政视频、编印清廉制度汇编、推出廉政画册、赠送廉政书籍等方式,逐步形成媒体倡廉、文艺演廉、书画绘廉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已在当地网站开设廉政教育专栏1个,拍摄廉政视频2期,剖析典型案例5个,开展送廉洁文化下乡活动5次,送出各类廉政书籍、政策法规读本等5000余册。(新田县纪委监委 何星辉)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