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近年来因抢夺生源而引发的恶性竞争和招生欺诈,进而严重扰乱招生工作秩序,干扰教育教学秩序的实际问题,在今年的工作中,蓝山县把规范招生行为、整治招生秩序作为解决群众“三最”问题、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头戏来抓。
一是层层鉴定责任状。将2007年秋季招生工作列为全年教育工作中心,招生、纪检、职教等部门全力参与,分工协作,通力配合;实施目标管理,层层鉴定《招生工作责任状》,将目标落实到校,分解到室,具体到人。
二是严把两道“关口”。坚持一手抓外地招生信息“质量关”、“安全关”,一手抓生源学校学生档案资料“管理关”,严防招生陷井、杜绝有偿招生、买卖生源。对违规的外来招生学校取消其第二年在该县的招生权利。把“廉洁招生”与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奖励相挂勾,与评先评优评职称挂勾,实行“一票否决”。对触犯“高压线”的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坚决从严处罚,教师晋职评级一律推迟5年。
三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通过电视、网络、招生宣传栏和班主任会、毕业生座谈会、家长会以及家访、手机短信等方式,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时提供招生政策咨询,揭露买卖生源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推行“阳光招生”。通过电视讲话、网站公布等形式向社会作出优质服务公开承诺,将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和依据、限时办结的时间、投诉监督电话等公之于众,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加强违纪行为查处。在严格执行按区域招生、就近入学、控制招生规模、限定班额和确保城区农民工子女顺利入学等“钢性”要求的同时,实施全程监督,公布招生咨询电话、举报电话,不断加大违规招生的查处力度。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