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警惕 :“村账乡代管”资金成为乡镇 “摇钱树”

发布时间:2013-05-20 10:17:47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目前在各地推行的“村账乡代管”制度,有效的规范了村级资金管理,但我县在对全县15个乡镇20092011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进行专项检查中,发现部分乡镇存在挤占、挪用、平调甚至套取、截留一事一议这一村账乡代管资金的问题比较突出,调查发现:“村账乡代管”资金已成为一些乡镇的“摇钱树”。

一、“村账乡代管”的现状及成因

(一)制度设计“缺陷”使乡镇能“伸手”

一是账户设计缺陷让乡镇能伸手。受机构代码证制约,村级不能在银行开设银行账户,原制度规定,征地拆迁资金、一事一议资金等涉农代管资金不能直接转账到村级集体账户,而要转账到乡镇开设的“村账乡代管专户” 总账户,每个村分设了一个虚拟的账户,总出纳由乡镇经管站兼任,总会计也由乡镇财政所人员兼任,各村只设立了一名报账员,这使得资金完全被乡镇政府所控制,村级资金“代管”变“直管”。二是监督难到位让乡镇能伸手。目前“村账乡代管”有制度缺陷,没有村组群众理财小组的参与,缺少群众监督,“群众答不答应、愿不愿意”得不到体现,而群众赖于信任的村干部与乡镇干部是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村干部碍于权势和个人的继任升迁,对“上级”党委政府不能监督、不敢监督,村级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以及知情权被部分乡镇“无形”剥夺,在乡里因经费紧张不得不“周转”或侵占村里的资金时,也不得不“哭脸人当做笑脸人”做好配合。20118月审计发现,我县某乡两任党委政府先后单位挪用代管的永蓝高速公路及双红连接线征地拆迁补偿资金571036.57元,其中前任挪用388174.33元,后任挪用182862.24元,兑现无望后,引发了该乡群体性越级上访,揭开了村账乡代管资金的“冰山一角”。

(二)、预算经费“缺乏”使乡镇要“伸手”。

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政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由于上级财政赤字连连,预算给乡镇政府的经费也严重不足。以本县某镇为例:2012年,县财政预算给该镇办公经费24万元(不含村级转移支付资金63.5万),但去年该镇办公经费实际开支达168万元。目前,一部分乡镇靠“争取”项目资金来弥补经费不足,也有一部分乡镇靠“上面财政拨一点,项目资金争取一点,村账乡代管资金周转(挪用或侵占)一点”来度过“艰难岁月”。经费不足使得乡镇主要领导不得不要向“尽在咫尺、唾手可得”的代管资金“伸手”来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否则就要承受同事和部属“无能”的嘲弄,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和升迁压力。

(三)、监督查处“缺失”使乡镇敢“伸手”。村级代管资金是专项资金,单位“周转”一下实际已构成单位挪用,有的乡镇利用领导的职权影响和“代管”村级资金的职务之便,与村干部“商量”,以假账的手段“挤点”村级资金,都属于单位违纪,应追查单位主要领导的违纪责任。但在现实中,有的纪检机关“体谅”基层的难处,对这些问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查处,放任自流,有的即使群众来举报,还“官官相护”,帮助乡镇积极做好群众的稳控工作,使利益受损害的群众告状无门,而乡镇对纪检机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查处也“心知肚明”,更助长了乡镇领导的法纪淡薄“敢于伸手”,在“村账乡代管”的职权便利下,乡镇哪能不把代管资金当做“摇钱树”,“该出手时不出手”?

二、规范“村账乡代管”的对策

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农民关注的热点和民主管理的焦点,事关农村稳定大局。规范“村账乡代管”制度,扎牢村级财务“篱笆”,构筑群众利益“防火墙” ,让群众民主理财与监督“有章可循”,让乡镇政府及村干部挪用、贪污集体资金“无机可乘”, 让“廉政之花”盛开在农村“廉政之园”, 是当务之急,也是群众所盼!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让乡镇不能“伸手”。要补办成立村委会的批文手续,以文件的形式撤销原各乡镇开设的“村账乡代管”总银行账户,开设专门的村级银行账户,办理各村的存、取款业务,摆脱乡镇“直管”为真正的“代管”。要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和制约力,民主理财,规定各村银行账户预留印鉴分别为村委会公章、代理会计印章、村民理财小组组长印章,形成乡镇、村、理财小组三级共同监管村级财务的格局,使乡镇想要而不能要“乡代管资金”。

(二)、进一步增收节支让乡镇不愿“伸手”。目前,乡镇经费不足是乡镇财政的普遍现象,是“逼上梁山”的主要原因。增收,主要是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增加经费预算,能保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节支,主要是贯彻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八项规定”等相关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简化接待工作,厉行勤俭节约,压缩非刚性开支。通过“一增一减”,使乡镇公共经费能满足基本需要,不再让乡镇“逼上梁山”“逼良为娼”。

(三)、进一步加大查处让乡镇不敢“伸手”。目前,村账乡代管资金成为乡镇“摇钱树”问题比较突出,与乡镇经费不足有关,也与纪检组织“体谅”乡镇苦衷,没有旗帜鲜明地查处有关,这种“体谅”助长了乡镇挤占、挪用代管资金之风的蔓延,这种“心照不宣”正在损害着群众利益。要明确纪律要求,严格执行资金专户缴存,严格资金盘库制度,让乡镇主要领导明确挤占、挪用代管资金所负的违纪责任。要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年度“村账乡代管资金”专项检查,防止乡村两级和有关部门执行走样,防止敷衍塞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加大查处力度,对问题严重的乡镇,要“睁开慧眼” “解剖麻雀”, 坚决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违纪责任,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更不能以“体谅”代替“纪律”,对违纪者“网开一面”。( 张 鸣 骅)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