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刘志军落马,我们该反思什么?

发布时间:2013-06-28 17:02:33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中国新闻周刊》625日报道:因为受贿金额巨大,公诉方指控其收受贿赂逾6400万元,根据中国《刑法》,刘志军这位昔日的铁道部长正面临着被判死刑的可能。

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刘志军利用职务便利,先后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人民币6460.54万元,为丁书苗牟利30多个亿。其涉案金额之巨大,令人瞠目结舌,其腐败之甚,也实在令百姓深恶痛绝!我们或许应该反思:一个铁道部长为何能利用职权放肆巨额敛财达8年之久呢?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段历史。严嵩是明代最大的贪官,但明史《严嵩传》记载,严嵩“读书钤山十年,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严嵩在钤山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据他自己说,是“一官系籍逢多病,数口携家食旧贫”。“近知理俗事,学种南山田”,年轻的严嵩曾经是个正直、清廉的人。后来还朝为官,到了60岁,才出任“首辅”。但这个时候,明世宗已经不上朝了。明世宗主要精力是信奉道教,做法事、炼丹。朝政几乎都是严嵩做主。严嵩当政20年,很对明世宗的口味,明世宗信道教,严嵩会作“青词”,什么事情表面上都为皇帝考虑,皇帝自然喜欢,借着皇帝的恩宠,严嵩“拿”掉了同为辅臣的夏言,一个人成了连接皇帝和群臣的纽带,成了皇帝的“发言人”,皇帝的意思经严嵩的口传达出来,能不体现严嵩的意思?20年中,严嵩权倾朝野,就连和他家的管家接近,都是当时官员们的梦寐以求的事。后来同为辅臣的徐阶,对严嵩至少表面上恭顺了很多年,后来严嵩年老昏聩,80多岁了,对皇帝的意思反应不过来,徐阶、邹应龙等才找到机会除掉严嵩。严嵩被抄家后,上报黄金三万二千余两,白银二百余万两,另有珠玉宝玩数千件,古书、书画无数。可见20年间,严嵩招权纳贿的“成果”是多么大。

那么,严嵩为什么能揽权纳贿20年呢?因为制度缺失。严嵩当政的20年间,不是没有人举报,举报的人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杀。因为举报件都要经过严嵩审阅后才送达皇帝。嘉靖皇帝杀伐决断是出了名的,严嵩当然不敢不把举报件送给皇帝,但他已经知道举报内容,做好了应对打算。除了嘉靖皇帝,严嵩的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是不被监督的。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当政20年,除了攫取大量金钱外,对明朝后期统治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以史为鉴,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刘志军:其当铁道部部长8年,期间正是铁路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刘志军的权力似乎也没有被监控,或监控不到位。辩护人称刘志军的成绩“有目共睹”,看来刘志军是能办事的,如果对刘志军的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监控,可能刘志军就不是阶下囚,而是有功之臣。

都说历史是面镜子,通过照镜子,我们不难发现:对“一把手”的权力缺乏有效监控是腐败的根源,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督体制,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权利运行公开透明,才能有效预防腐败。(祁阳县纪委  王曦  李芝)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