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月读
[2014]第5期(总第146期)
中共永州市纪委宣传教育室
从“习仲勋闻过则喜”谈起
虽然时间过去了30多年,但今天想到习仲勋同志这件闻过则喜的往事,真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接受批评的宽广胸怀,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论是谁,地位多高,权力多大,总会存在一些缺点甚至错误。缺点和错误就像灰尘一样,你不掸它不走。这个“掸”,除了自身努力改正外,离不开别人的批评指正。人能接受批评就能不断完善自我,取得进步和成功。因此,对待别人的批评,应有虚心接受的正确态度,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党的优良作风,在一些地方、少数党员干部中异化为“表扬与自我表扬”。在现实当中,已经很难见到一针见血、不讲情面批评的场景了,即使在民主生活会上,听到的见到的也多是“希望注意身体”“有时有急躁情绪”“学习的广度须更加深入”,等等之类应付之声,无异于“挠痒痒”一般,于帮助别人改正缺点错误没有任何裨益。
反思这种情况的存在,需要从上、下两个方面找原因。固然对于一些下级来说,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凡事当前,明哲保身,以老好人自居,但更应从领导干部身上挖根源:少数领导干部讳疾忌医,纵然自身有缺点和错误,唯恐被别人当面批评,面子上下不来,有损尊严,影响进步,以至于轻则面露不悦之色,重则给“小鞋”穿,背后“使绊子”,视为异类,搞打击报复,碰到这样的领导,谁还敢轻易发表批评意见呢?如此一来,必然带来巴金先生早就说过的那种局面:“他们把自己当作机器,你装上什么唱片,他们唱什么调子;你放上什么录音磁带,他们哼什么歌曲,他们的嘴好像过去外国人屋顶上的信风鸡,风吹向哪里,他们的嘴就朝向哪里。”果真如此,上下固然一团“和气”,但不知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勃勃生气从何而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名现代领导者,能否做到豁达大度,兼听则明,不仅关系到个人进步,更事关事业成败。在全面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一要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加强修养,虚怀若谷,欢迎善待批评者;二要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如此“冒冒汗”、“红红脸”的相互批评,才能真正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月亮)
“为官”的价值
新闻回放:5月8日,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县长曾为陪了6任县委书记而失落”、“两箱酒喝掉了农民一年收入”等自我批评的内容,受到了舆论热议。
兰考民主生活会上,周县长一番肺腑之言,发人深思,“自己年近50,陪了6任县委书记、4任县长,也曾感到失落。”为什么会感到“失落”,周县长深入剖析——“因为更多地考虑了自己!”考虑了自己多年原地踏步没有进步,多年奉献没有升迁。
其实,不仅是周县长,因为没有被提拔而心存“失落”的官员大有人在,更有甚者,从“官场失落”逐渐演变为“心态失衡”,最终 “官场失足”,落得终生遗憾。从“失落”走向“失足”,这些官员错就错在,扭曲了价值观,把“升官发财”作为衡量官员价值的唯一标尺。
当官为了什么,价值又在哪里?
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中。为官者,民权、民意的代表。官职越大,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也就越大。必须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时刻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才能心甘情愿、自觉自愿、老老实实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才会在执政为民中找到乐趣和价值。
在“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中。为官者,往往也是一个地方和部门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监督者,能否坚持求真务实,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正如周县长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反思:“2012年农田水利因缺乏实地调研,忽视了乡与乡之间水利衔接,引来黄河水,却有1万多亩地灌溉不到。百昱光电和福临银基服装城项目,由于急于求成,缺乏科学论证,造成项目至今处于半停产状态。”没有深入调查,没有科学论证,随意决策,带来的只能是巨大的经济浪费与受损的干群关系。为官者,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主动深入基层摸实情,察民意,不做“面子工程”,不搞“形式主义”,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才能在工作实绩中体现价值。
在“迎难而上”的艰苦奋斗中。奋斗是为官者干事创业的动力。50多年前,正是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焦裕禄带领和激励兰考人民创造了彻底驱除“三害”的奇迹。周县长自省,面对民主生活会爆出的“县国土部门以罚代管,乱占地、乱建房”的乱象,为官者应该痛下决心迎难而上,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只有砥砺前行,敢于碰硬,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成效不收兵,才能在奋斗拼搏中彰显价值。
在“清正廉洁”的道德操守中。为官者,手中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信任。“两箱酒,喝掉了农民一年的收入”、“几斤茶叶,花掉了贫困生几年的学费”……一旦失去了清正廉洁,抛弃的不是衣服上的几个补丁,而是对灯红酒绿、浮华奢侈的免疫能力;失去了清正廉洁,抛弃的不是办公室的简陋,而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为官者,失去清正廉洁的道德操守,就会处处摆出官架子、显出官样子,离群众越来越远,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最终葬送自身价值。
当然,组织人事部门也应该进一步探索完善基层干部职级待遇、经济待遇、精神激励、保障制度等配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干事创业,不再为官职而“失落”。
其实,为官者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焦裕禄同志已经用行动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人民装在心里,人民也会把他装在心里,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人民也会永远记住他。(庞方)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