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如何才能真正的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通过对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深入学习,我深深领悟到,无论身处何地、身任何职、身系何责,要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要想永葆政治生命的常健长青,就必须明纪律、守规矩、严要求!
一、明纪律,为“政治生命”把紧“安全阀”
欲明大道,必先知史。一路走来,红史如画,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12名代表,发展到如今的8700多万党员,可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严明的纪律和对于党的号召的坚决遵从!
从事纪检工作十几年,我耳闻目睹过一些党员干部从“破纪”受到纪律处分,再到“破法”受到法律严惩,“破纪”之初,这些人漠视纪律,没有认识到严明的纪律,就是确保阵地不失守、行为不失责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直到“破法”之后,方才醒悟,可悔之晚矣。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朝,在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成为“新常态”的当前,诱惑和考验层出不穷,我们要想为自己的政治生命把紧“安全阀”,就必须把“严明纪律”的大旗高掣心头,对党的纪律心存敬畏,将其作为开展工作的标准尺度,力求“在其位、不越位;任其职,不渎职;尽其责,不失责”。对于履职尽责的这一“铁杠杠”,对于人生道路的这一“高压线”,不碰触,不“越界”,才能让自己的政治生命更加稳健强壮。
二、守规矩,为“政治生命”撑起“安全伞”
曾经看过一则关于周恩来总理“守规矩”的小故事,说的是北戴河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为馆里有图书不外借的规定,拒绝了送书过去给领导看的要求,看到冒雨前来借书的周总理,图书馆工作人员心里很懊悔,总理当时说了一句话:“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说得多好啊,“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总理尚且能恪守规矩,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党员乎?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总有这样一些“另类”,他们视规矩为羁绊,视规矩为他们胡作非为的“拦路虎”,想方设法要避开、要破坏,孰不知,这样的他已经跨出了迈向深渊的那一步。
《荀子·礼论》曾有云“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说的就是对于“规距”的形象解释。在社会生活中,规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公众道德,更是一种人人遵从的职业习惯。在党内,规矩就是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要求指示、各项呼吁倡议,就是每个党员干部所必须遵从的道德标杆。守规矩,不是光挂在我们嘴上说说就行,必须要先提升自我的党性修养,坚守党性原则,正确对待权力、名利,自觉筑牢“价值高堤”,才能不断提升自身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要将守规矩当作一项长期性、基础性、艰巨性的工作来坚持,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我们只有对党内规矩做到熟知熟悉,坚决遵从落实,将其作为立言立行的行为准则,才能为自己的政治生命撑起“安全伞”!
三、严要求,为“政治生命”筑牢“安全坝”
楚国宋玉《风赋》的“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让我感慨良多,廖廖数字,形象道出了“祸患始于细微,安全始于点滴”的至理,对于我们每个党员来说,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动于心、利于行、成于思、止于随”,才能常讲常新,才能让自己的“政治生命”常健长青!
网络上曾经对海尔“砸冰箱”事件进行过报道,说的是海尔总裁张瑞敏亲自带头把有缺陷的76台电冰箱砸碎。这个举动看似是企业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员工们含泪看着之后,内心受到的震动是可想而知,但细想一下,这又何尝不是总裁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严要求,其实就是在对自身政治生命的自觉“加码”。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皆成于实”,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如果我们不从难从严要求自我,就无法在诱惑和挑战并存、考验和机遇同在的时代潮流中,端正理想信念,铸牢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管好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同时还要坚决摒弃“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功利思想,把对党章党规党纪的遵从习惯,倾注到每天的工作中去。我们只有时常保持严格自律的精气神,自觉把党和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才能无愧于心底的党魂和胸前的党徽,才为自己的政治生命筑牢“安全坝”。
严守党章党规党纪,永葆党风廉政建设的纯净度,这既是时代的殷切召唤,更是党组织对我们的殷切希冀!当前的时代是变革飞速、日新月异的时代,既呼唤更多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观点,又需要我们明纪律、守规矩、严要求。愿我们人人都能够珍视政治生命,严守纪律规矩,在平凡岗位上干出精彩、创出辉煌!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