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毅力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在给群众带来“获得感”的同时,我们有时偶尔也会隐隐萌生一些“失去感”:猛药去疴的“副作用”,使我们失去了很多过去的“战友”、“同志”。一些党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干部,在岗位上奉献了、在困难中挺住了,却在私欲中迷失了、在反腐浪潮中倒下了,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为什么一层又一层的“围栏”没有看住“羊群”?一些党员理想信念缺失、党员意识淡化等主观因素作祟自不必赘言,客观上,跟制度上存在漏洞、监督和执行上失之于严也有莫大的干系。
痛定思痛,我们还是要退而结“网”。一方面,反腐力度要更严。严管才是厚爱,只有监督执纪更严厉,寸步不让,才能打消侥幸心理,强化“不敢腐”的心理预期;只有把制度的“网”扎得更密实,才能减少“漏网之鱼”,提升“不能腐”的震慑效应。另一方面,管党治党要更全。在工作中要始终把握和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将监督的触须延伸到各个角落,使“廉政喊话”如影随形,重视前期的教育挽救和中期的大声喝止,实现抓大不放小,既治“癌症晚期”,更治伤风感冒,以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初衷。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