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不讲“规矩”就得失“面子”

发布时间:2016-05-24 10:34:48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zw阅读更多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千百年来人情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基层农村地区,受知识水平、传统思想等影响,“面子”观念更加强烈,民间甚至有“人情还不完面子大于天”的戏说。而这些所谓“面子”时刻在冲击考验着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纪律规矩意识。

“面子”观念形成,源于一些人对权力的歪曲理解和盲目崇拜,办事热衷于“攀关系”“跑事儿”,放着“正道”不走绕“弯路”。从一个个落马“老虎”和被拍“苍蝇”的案例分析来看,这中间也和个别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弱化“滑坡”,纪律规矩意识淡薄息息相关服务群众本应是党员干部的“份内事”,党员干部是要把“纪律规矩”挺在最前面,还是要顺水推舟拿公权给“面子”们送人情,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也压根就没有“两者兼得”的说法。

当然,不能把不给“面子”和没有“人情味”划等号,关键要看党员干部对人、对事的态度,更要看工作作风。一些群众信“访”不信“法”,被一些“中间人”忽悠着去请托所谓的“关系”,多是因为不敢面对那些“生、冷、硬”的作风,这些坏作风本身就是没有“人情味”的体现。如果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的疾苦和愿望诉求放在心里、抓在手上,拿出认真、热情、高效的态度去服务群众,让群众心里“敞亮”,觉得有“面子”,那些“潜规则”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一个地方的政风、民风、社风如何就看这个地方的党员干部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党员干部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理性处理人情与法纪的关系,不能让人情左右,不仅要带着感情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更要将纪律规矩挺在最前面,做到清白做人、廉做事。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权力运用和工作作风的监管,不断加大对党务、政务公开的监督力度,让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规矩是“硬杠杠”,不讲“规矩”就要“面子”。(丁凌明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