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警惕并村后三类“疑难杂症”影响村级换届

发布时间:2017-03-27 16:22:0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2017年是全省村(居)同步换届选举之年,也是合乡并村后村支“两委”首次换届选举。根据以往村支“两委”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和研判并村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及时破解难题,确保村支“两委”换届工作扎实有序完成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值得大家深入探索和思考。
  1、思想认识“杂症”。由于各村的村干部、党员及群众素质不一样,对“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认识也不一样。一是个别“村官”思想不纯。大部分村干部思想过硬、工作扎实,愿意通过正常渠道继续接受党员、村民和组织的挑选。但由于并村后,受村支“两委”干部职数的影响,有部分村干部从原职位调整下来后,心有不甘、心存怨言,认为组织安排不公,对自己“薄情”,自己原来的贡献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同时因“下台”又失去了面子,内心失落甚至愤怒。这种负面情绪累积有可能演变成故意干扰、阻挠、影响村级换届的行为。二是群众参政意识较弱。有些村民对换届选举认识不清,缺乏民主、法制和公民权利意识,态度不端正,配合不积极。有部分群众抱着“事不关已”、“选谁都行”、“无所谓”的消极心理,不愿参加选举,有可能使选举达不到法定人数而失效。我区农村大多数中青年外出务工经商,村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妇女、儿童,选举时外出的选民对换届选举热情不高,加之工作忙、路途远而不愿意回家投票选举。特别是一些小村并入大村的,原小村的党员和村民在选举时无人被提名为村“两委”成员候选人时,党员和村民不参加选举的可能性将会更大。比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大陂岩村由原刘家排、沿冲、周家巷三个村合并而成,在并村时支委选举的“两推”过程中,原周家巷村没有党员被推选为支委候选人,结果正式选举时周家巷籍党员集体缺席选举,后来经过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才完成选举。三是“能人”难以当村干部。当前我区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在村“能人”本身就很少,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经济能人忙着各自的工作,怕影响自己的事业,加之村干部事多待遇不高,不想当村干部;前些年也有部分村支书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愿意发展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入党,导致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党员文化素质偏低,真正符合担任村书记、村主任的人很少。比如,冷水滩区高溪市镇扶桥坝村现在最年轻的党员为46周岁。由于村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有限,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兴办农村公益事业、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难有作为,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而每次选举推选出来的候选人却又总是那几个“老面孔”,选民们的热情自然而然不高。
  2、变相竞选“乱症”。并村后村干部的待遇较以前有大幅提高,年均达到2.1万元,村支“两委”干部竞争将更为激烈。一是存在故意捣乱的行为。极个别人为了个人私利,在选举前,为了防止原村干部再次当选,会以村务财务管理、惩治腐败、解决某一问题为由,夸大、歪曲甚至捏造事实,利用群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带领一部分群众到相关部门缠访和越级上访,对党委、政府的处理和答复,不依不饶,不理不睬,故意制造混乱、紧张气氛,导致选举不能按期举行。二是存在送礼贿选的现象。2017年3月21日三湘风纪网上发布的《送香烟、请吃饭、给承诺……湖南各地密集通报违反村(居)“两委”换届纪律典型案》,2017年3月15日前后,衡南县宝盖镇宝盖村十四村民小组组长廖晓初为了让自己在宝盖村本届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干部,分别给该村16个(共21个)村民小组组长并委托他们代其向各组党员送香烟共226包,其中组长每人一条,党员每人2包,进行拉票贿选。被衡南县纪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可以看出还是有少数人有可能通过宴请、送物、送钱等进行贿选行为。当然这些被通报的是被发现了的,但是,由于村民送礼贿选取证难、涉及面广、利益驱使等原因,导致查处难,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很容易影响群众参选的积极性。三是存在排斥外人的心理。部分村民存在“朝中有人好办事”的观念,认为自己原来村的人当干部,原来村域的利益与发展就有保障。所以,原各行政村民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往往紧密团结一心,只选举原来本村的候选人,排斥其他并入村的候选人。因此,被本位主义裹挟的选民,往往不是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进行投票,不看推行的人是否有驾驭全村的组织领导能力,只看是不是“自己人”,如此一来,确保“能者上”,选对村级“领头羊”的目标难以实现,影响村级后续发展。
  3、各类问题“难症”。并村后新建制村虽然都已经挂牌,但是新合并村还因各类问题,导致并村的新建制村工作难以统筹开展,少数村貌合心不合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些消极因素也会影响选举。一是“名合路不通”的问题。由于合并前村与村之间来往少,一些村虽是山土相连、人文相通、山脉相承,但村与村之间的道路不相通。比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专冲村,是由原专冲村和蔸塘村合并而成,虽然这两个村相邻,但这两个村道路不相通,需要绕两个村才会相通,给村干部办公和群众办事带来诸多不便。二是“名合心不合”的问题。有些地方原有行政村之间因田土、山岭、水系、道路等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导致部分村民存在抵触情绪;有少数村民思想守旧,以大村子自居,排挤其他合并的小村,影响团结;还有个别因两个或者三个村合并为一个村的,按相关规定只保留了其中一个原有村名作为新村名,而其他新并入的村民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有抵触情绪。三是“名合利不均”的问题。合村工作涉及复杂的产权关系和利益再分配,如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矛盾纠纷。并村之后,因人口增加,地域扩大,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数量会相应增多,随之也带来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也有可能影响选举。比如,贫困村合并的问题,因并村职数的需要,绝大多数贫困村与相邻的不是贫困村的村进行了合并,而相关后盾扶贫单位重点还是针对在并村前原来贫困村的村域实施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但是新并入的个别村民认为村支两委或者后盾单位办事不公,有抱怨情绪。(冷水滩区纪委 雷建军 艾晓华)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