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宁远县鲤溪中心校了解到:为解决学生饮水问题,该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购买一套净水设备,约需2.5万元。但此项决定在提请学校理财小组表决时遭到否决,理由是净水设备价格太高,学校预算不足,如果从学生伙食中列支,又违反财经纪律。学校行政最终修改采购方案,购买了一台2000元的开水器。这是宁远县中小学校创新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生动案例。
宁远县教育局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针对教育系统实际,开拓创新,致力于从思想上、制度上、监督上构筑三条防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创新教育形式,构筑思想防线。该局坚持对负责学校财务工作的校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及财务人员开展警示教育。一是任前谈话“揪耳朵”。任前局党委对他们进行集体谈话,就党风廉政、廉洁自律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二是集中培训学条规。每学期召开一次财务人员培训会,邀请纪委的同志讲党纪条规,财政的同志讲财经纪律和会计法规,税务的同志讲税法知识,让财务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三个别约谈“扯袖子”。对来信来访、网络发帖中反映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找相关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提前警示,侧面提醒。
创新管理办法,构筑制度防线。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该局与县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宁远县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规范》、《中小学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小学校补助、津补贴发放暂行规定》4个文件,使学校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章有可循。特别是对各项补助津贴的发放,既开“前门”,又堵“后门”,具体明确,操作性强。
创新监管机制,构筑监管防线。一是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了学校内部、教育局、财政局三线、两级财务监管制度。所有学校都成立由教职工选举或推荐产生的民主理财审核小组,对学校收支活动进行审核把关;教育局对学校的大型采购、建设维修工程、教师培训、各项补助奖励等支出进行审核把关,并坚持开展内部审计;县财政局对学校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专项资金使用、3000元以上支付进行监管。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对有隐瞒学校收入、克扣学生伙食费、私设“小金库”、新增债务、不按规定采购大额物品、上马基建工程、招标准公务接待等违纪违规行为的,除对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及相关人员给予免职等组织处理外,并要个人承担全部违纪金额,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该局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规范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凝人心,树形象,防腐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通讯员 邓文清 陈波)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