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领导干部不妨把监督当成“苦口良药”

发布时间:2017-06-12 17:10:31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出样子,下面就会跟着来、照着做。”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能以点带面,以上率下;反之,则可能给党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损害。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接受监督,做好示范立好标杆,就能以“关键少数”带动“最大多数”,推动党内监督出现新气象、新面貌,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权力是把双刃剑:可以使人崇高,也可以使人堕落;可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也可以满足一己私利;秉公用权可以造福人民,以权谋私就会祸国殃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可以筑造一个温馨的家庭也可以导致家破人亡。应当认识到,拥有权力,就等于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把人民群众的监督当成“苦口良药”,这样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领导干部要认识自己,无疑比一般人更困难。成为领导干部后,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管理着或大或小的部门,周围从来不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即使偶尔有人扯袖子、咬耳朵甚至建诤言,也可能被四周的“嘈杂”挡住了声音。一些领导干部更有可能在忘乎所以、自我膨胀之下,把群众、同事或组织的警示当成耳边风。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能力出众的领导干部,都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十全十美,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同样的毛病出现在老百姓身上和领导干部身上,其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原因就在于领导干部身上担负着行使公权力的职责,其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的行为,代表着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其言行影响着老百姓对我们执政党的评价。所以说领导干部在一定意义上,没有过多的隐私权,一举一动都应该置于老百姓的监督之下。

  从无数落马贪官的忏悔书可以看到,没有领导干部以做贪官为目标,更没有领导干部把“贪官”二字写在脸上,他们都是在放松党性修养和自我修养后,一步步滑向腐败深渊的。因此,自省和自警是领导干部政治生涯中最宝贵的认识,把人民群众的监督当成“醒脑剂”,更是最应有的认识。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都强调党内监督必须突出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这是给领导干部再一次划出了底线。《党章》明确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领导干部要有主动接受监督的胸怀,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乐于接受监督,主动争取监督,真诚欢迎监督。要把组织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培养,把上级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同级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帮助,把下级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信任,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权力是公器,更应该公管,领导干部要自觉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的理念,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江永县纪委 卢加文)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