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快报 > 正文

东安:家“风”潜入县 润“廉”细有声

发布时间:2017-06-26 16:26:2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自古以来,凡是名门大家,无不重视家风;在东安县,家风已经不再是名门大家的专属名词,这股“家风”已拂遍东安县每一个小家庭,润透每一寸土地,悄无声息潜入每一处角落。
“风”向标一:廉洁家风为曲谱  雷锋精神放光芒
  钟挺华是东安县委宣传部离休老干部,在任时廉洁奉公、有德有理、风清气正;离休后这14年来,本应安享晚年的钟老携手内人继续秉承以身作则、省吃俭用、甘于奉献的良好家风,先后为700余名贫困学生捐资助学26万余元。创办永州市首家县级志愿者服务组织,被誉为“全职助学义工”“全能助学志愿者”;同时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助人为乐好人”等荣誉称号。
  钟老相继在东安县芦洪市镇中心小学和广东蕉岭县新铺两所小学创办了3个助学基金会,投入资金12万余元,资助师生600余人次。他创办的助学基金会坚持以思想互助、以爱育爱为原则,目的是以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优良家风来“抚摸”身边每一位东安人慈善的心灵;小善即是大爱,小举亦是大义。
  创办永州市首家县级志愿者服务组织,成立东安县志愿者服务促进会;涓滴成海、众木成林,旨在用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优良作风为精神纽带合成一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奉献之师。
  钟挺华老人以“廉洁家风”为曲谱,以“雷锋精神”为实际行动,奏响了“夕阳无限好”的终极乐章。这位老共产党员、党的老干部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在源源不断地为“家风”增添正能量!
“风”向标二:文明家风有大爱  廉洁育人诠真情
  他出身贫寒、家境悲惨:父亲是肢体残疾人,母亲为聋哑残疾人,而弟弟又是一个智障残疾人。这个家庭虽身残但志坚气正;正所谓家风纯正,雨润万物!这个家庭就是东安县大盛镇中心小学教师吴才有老师一家。
  吴才有老师一家于2016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他自幼严于律己、刻苦努力、勤奋上进,立志回乡教书育人,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跃过农门”。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教育的花圃里,吴才有老师始终怀着“自己辛苦一时,学生受用一世”的美好情操,秉承“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优良家风;廉洁从教,兢兢业业,用爱化作沃土滋润祖国的花朵。吴才有老师一家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一旦学生有实际困难,他摇身一变为“大亨”,总是不加多想地全力资助他人。在他22年班主任工作中、在家庭状况极度恶劣的情况下直接资助贫困学生达65人之多。当吴才有老师为本班教室漏雨处进行修缮不慎摔落导致下肢瘫痪,此种不幸他完全可以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要求享受一些“特殊待遇”这类合理要求,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廉洁奉公,廉洁从教,不搞特殊化。“我如果不站在主战场上了,那孩子们怎么办?我个人家为小家,在校与生为伴才是大家!”吴才有老师毫不犹豫地说道。家风纯正,家人理解,妻子力挺,于是便有了“病床搭到了讲台边”的无价之举!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盛赞代表们的事迹“温暖了人心,诠释了文明,传播了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感情满满地“点赞”他们“都是好样的”。
  吴才有家庭以文明、朴实的家风,廉洁育人的工作作风,在普通人这条平凡之路上描绘了“文明家风有大爱,廉洁育人诠真情”的永恒画卷。
“风”向标三  社区融入好家风  弘扬家风赞好人
  山子岭社区——东安县一个声名远播的社区,这里“小家”和睦,“大家”和谐;虽说街坊邻居见面不再是田间地头,而是社区广场、社区活动中心,但生活方式的转变并不能改变邻里乡亲“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良好家风。山子岭社区各项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只有常态没有个例,传承家风,争做好人已然成为山子岭社区“大家庭”的烙印。
  近日荣登2017年度“中国好人榜”的夏辉艳,当选为“孝老爱亲好人”。夏辉艳是东安县白牙市镇山子岭社区工作者,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对上讲孝道,对下讲慈爱,对他人讲奉献,对自己讲担当”的优良家风做人做事。在基层工作十余年里,多位亲人相继患病,夏辉艳悉心照料;社区的一些“留守老人”只要有困难有需要,她都会当作“自家事”竭力相助,百善孝为先,家风千年传,夏辉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好家风”——孝道。此外,夏辉艳还钟情公益,热心助人。从2009年起她每年根据身体极限义务献血400CC,不曾间断。同时言传身教,她的小孩从2015年起也开始义务献血。每年寒暑假或法定节假日,夏辉艳夫妻都会陪同孩子看望辖区内的孤寡老人......
  冰清玉洁携家风、言传身教促家风,夏辉艳用自己的真情行动和人格魅力感动教育了一批又一批人,她借助好家风把难念的经诵成一首至善至美的赞歌!
 
“风”向标四  家风焕发书香味 修身齐家传“廉风”
  书香润德,传承家风。在这个充塞着手机、电视、WiFi、游戏的现代化社会里,东安县委办纪检员唐晓东家庭却始终弥漫着浓郁的书香之气,该家庭以其“爱读书、藏书多、修身齐家带廉风”的常态从全国959个入选家庭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书香之家”的称号。
  一走进纪检员唐晓东的家门,特有的“书香味”迎面飘来、沁人心扉:书柜是家中最主要的家具,藏书千余册,《共产党宣言》《红船》《向党旗宣誓》《中国家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纪检监察工作使用手册》《纪检监察公文》等等分类分列井井有序,就连洗手间都为其量身定做了小书架,精心放上了《智慧小故事大道理》等书籍。为更方便阅读,家里还另买了几个活动小书架,随处可见、随手可取,书籍已然成为了这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终生学习、修身齐家、清白为人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家庭准则,我们这个小家庭用阅读启迪人生智慧,以阅读提升精神境界,以阅读培养习惯作风,注重从专业书籍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唐晓东真诚地说道。由于全家老小积极自觉主动学习,家庭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家庭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纪律作风水平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纪检人唐晓东以书籍为台阶,以家风为护栏,以爱读书、藏书多、修身齐家为实际行动,“翻阅”了自己别样的人生!如今,两个孩子学业有成,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唐晓东和妻子举案齐眉,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家风反映作风,作风影响家风,好的家风能敦促干部养成清正廉洁的好作风。领导干部涵养好家风,更为重要的是,要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管好身边人,管住手中权,不为私利用权,不被私情左右,以好家风滋养好作风,以好作风带动好党风,守好干部廉洁防线,为家庭幸福圆梦,为国家发展筑梦。”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廖劲松如是说。 (蒋东新 杨祖维)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