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利虽可贵,但前程更重要,若为名利而铤而走险,毁了前程,实在不值得。一些领导干部在反腐洪流中倒下了,那些倒下的腐败官员们都离不开用手中的公权搞权钱交易或行贿受贿,把公权私利化,为了贪图享受不顾党纪国法变着法子巧取豪夺、肆意横行、忘乎所以,没了廉耻,最终落个“双开”或锒铛入狱的下场,究其原因,还是两种“病态”心理毁了自己前程。
一种盲目攀比的心理“病态”。有的人出身于一般农民家庭或是贫穷的农村家庭也或是一般工人家庭,吃过苦,受过难,在苦难的日子里长大,曾经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状况而发奋读书考上大学以图将来赚更多的钱或在仕途上有所出息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处境,以此念头化为动力,让这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推动了他们人生地位的快速提升,于是通过努力拼搏有的确实成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岗位,有的还走上了位高权重的领导岗位,这是好事,这种成功与进步无可厚非。但最不应该的是,当他们自己志得意满时,他们没有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认清自己而迷失了方向,看到身边的朋友、那些经商的老板们花钱如流水,穿着名牌、开着豪车、带着美女进出高档酒店商场,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而自己只拿点工资勉强养家糊口,相比之下,自己囊中羞涩,此时此刻心中的落差就产生了模糊的攀比,这种攀比,强烈的想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念头成了自己开始坠落的根源,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谋取私利,大捞好处,无所顾忌的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肆无忌惮的挥霍公款,贪污受贿,包养情妇,出入高档场所,吃喝玩乐,无所不及,说话高声霸气,甚至成为一副“官痞”嘴脸。洋洋得意,不可一世。这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攀比”病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其实他们不应该去羡慕旁人的生活、不应该去盲目攀比,在基本保障生活的条件下,应该把追求事业作为一种最高的精神享受这才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至高境界,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今天,好好把握未来,养成一身正气才是安身立命的福气。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为官才是正道。
一种自以为比别人聪明的暗示心理“病态”。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腐败都是从一点点违纪和非法小利开始,总认为在自己权力范围内搞点小动作别人发现不了,即使发现也奈何不了。从开始比别人多吃点、多拿点、多占点是应该的小贪念起步,得到好处无人反对,认为自己是“一把手”想怎样就怎样,自己能左右单位一切大小事情,想捞好处顺理成章,自以为脑子比别人好使,作起反腐报告振振有词,表起决心比任何人态度都硬,底气十足,用虚伪的口号迷惑群众,其实自己早已经原则没了、防线夸了、底线破了,背地里已经成了魔鬼,结果就是这种自以为比别人聪明的暗示心理的“病态”把自己送上了法律的审判台,送进了监狱,把自己搞得身败名裂。反思这种侥幸的聪明,这种心态无不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体现,一些领导干部一旦登上高位,就高高在上,神气活现,喜欢愚弄别人,欺骗别人,忽悠群众,不把别人当回事,玩弄权术,总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出色,反正自己说了算,一切由自己掌控,把自己看成是“老大”而事实上他们不明白,权力不会在你身上永恒,有权必须好自为之,凡为权力任性的人,迟早要在阴沟里翻船,凡自以为是的人总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要知道世事难料,耍小聪明、作奸犯科即使你今天不出事,明天、后天总会败露的,败露之日就是你人生前程落幕之日,甚至会粉身碎骨。聪明是一件好事,但别聪明过了头、越了线、超了界、误了前程。只有聪明无邪才是真正的聪明,千万别让两种“病态”心理毁了自己前程。(新田李钟学)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