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5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脱贫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了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贫近1400万人。到2020年,剩余的4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面脱贫。(8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们的腰包逐渐的鼓起来了、以前住在土砖房的住进了红砖房......
十八大之后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百姓也越来越关注“反腐”动向。最引人关注的就是70多位中管干部落马,其中不乏有徐才厚、令计划、周永康等副国级以上的“大老虎”。但“小苍蝇”呢?比起那些远在天边的“大老虎”,近在眼前的“小苍蝇”更让老百姓深恶痛绝。
在扶贫成绩辉煌显著下,仍有些“苍蝇”在叮食扶贫这块“大蛋糕”。7月24日湖南省纪委通报了22起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件;8月24日中央纪委通报了九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近日在中央纪委第四轮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重点督办中,20个省区的纪检监察机关对涉及的46件问题线索进行了调查核实,查到115个具体问题,68个涉及职能部门履职不力、玩忽职守、甚至监守自盗的行为,并对388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苍蝇”的危害不容忽视,2020全面脱贫的目标越来越近,扶贫的力度也越来越强,下拨到乡镇村的专项扶贫资金也越来越多,一些干部在扶贫的工作中逐渐失去了理想信念,盯上了扶贫这块“大蛋糕”。翻开扶贫领域腐败案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一些基层干部在扶贫拨放资金程序上图方便,觉得怎么样方便省事就怎么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漏洞骗取扶贫资金;二是一些基层干部利用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维权意识不足,在向村民们宣讲这些政策和发放资金时随意隐藏或者删改一些惠民政策内容,贫困户又不知道如何判别;三是一些村干部通过以“捐款、修祠堂”等方式变相套取、骗取资金;四是一些干部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在给贫困户写申请书、申请上报时向贫困户索要“好处费”。
如何能让百姓们分到完整的“大蛋糕”,如何不让“苍蝇”盯上扶贫这块“大蛋糕”,这不仅是基层扶贫干部的职责也是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所在。一是畅通监督渠道,在各乡镇加大对监督扶贫领域问题的宣传力度,举办监督程序宣讲会,让老百姓了解扶贫政策;在各乡镇设立举报信箱,要求专人管理,设立专门台账,将举报的信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线索统一整理出来。 二是要落实主体责任,要把基层当作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主战场,各级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尤其是乡镇党委,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各级纪检干部要从办公室“走出去”,深入农村,倾听民情,了解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纪律情况,层层传导压力。三是以案释法,扶贫领域问题频发说明基层党员干部在这方面的法纪意识淡薄,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用身边的案例去警醒他们,能更好的让他们知道这块“大蛋糕”对百姓的重要性。
当前,扶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越到后面路越难走。纠正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让“苍蝇”无处藏身,也让扶贫这块“大蛋糕”能分到每一户需要的家庭中,这不仅需要纪检干部在监督工作中认真执纪也需要每一位扶贫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