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的拥堵不堪、“以钱开道”,到如今的清风徐徐、心情舒畅,对比鲜明的“两重天”得益于去年长沙在开展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砂等经营性活动专项整治中,对一起违纪违法窝案的查处。(来源: 三湘风纪网)
“有好多货就要给好多钱,一船货就要给2000块钱好处费,没给钱根本过(船)不成器。”有船老板实名举报湘江枢纽海事处公职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参与砂石经营运输等问题。还有很多船主反映,只要是向海事处工作人员送了“好处费”的船只,就可以获得通航“特权”,正常情况下过闸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不少船舶却能当天往返。而不懂“套路”、不送“好处费”的船主,有的竟要等待十多天才能过闸。船主老文则反映:“还存在过‘黑闸’现象,只要给钱,不管船在什么位置,都可以随时插队过闸。”
“此道归我管,留下买路钱”在此频频上演,让船老板们苦不堪言、满腹怨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排,“过黑闸”“挂飞单”,种种乱象清晰地浮出水面。一窝“靠水吃水”的“水耗子”被打掉,包括市地方海事局湘江枢纽海事处原处长李丽君、原副处长杜建国、下游安检队长熊建斌、执法队队员刘宇等海事和水务系统严重违纪违法人员13人被严查,11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通航秩序焕然一新。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湘江枢纽海事处,从处长、副处长到一般工作人员,一干人等集体陷落、一起贪腐,从湘江航运的监管者,变身贪婪无度的“水耗子”,其影响之恶劣、教训之深刻,发人深省。
明代沈黥在《双珠记》中记载,一个狱卒依靠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做‘禁子’不过靠着这几个犯人养家活口。”现如今,这样的“禁子”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私心太重,圈钱捞钱,大搞腐败,没有底线,干什么工作都想私利,做什么事情都想捞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阎王吃小鬼”。无独有偶,在云南陇川县也曾有过一起类似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塌方式违纪违规窝案。该县民政局56名干部职工中,有40名领导、干部职工的亲属或其本人违规享受城乡低保102人次,不符合要求的达82人次……
公职人员岂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典型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这些蠹虫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不仅把手中的公权变成为自己谋利的工具,在个人既得利益上,讲权钱交易;更在其一亩三分地上,耍大牌搞特权,甚至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处任性拦河塞坝,明面上打着为公办事,实则为一己私欲,干着以权谋私的勾当,把本属于国家的资源当作自己的聚宝盆,损公肥私,中饱私囊。
这些握有权力的“蠹虫”,已经丧失了官德、人格,严重背离了党性原则,沉醉于权力带来的疯狂盛宴中,忘乎所以,损害了群众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高悬党纪国法利剑,对有“山”有“水”部门深挖严查。一要明确官员手中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督,用制度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二要深挖细查那些掌握垄断资源、不断扩张权欲的官员情况,对违规违纪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坚持“零容忍”、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山”是国家的“山”,“水”是人民的“水”,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休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新田县骥村镇纪委 唐 剑)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