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公职人员粘毒是精神缺 “钙”

发布时间:2017-08-31 17:26:25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近日,汨罗市纪委通报4起国家公职人员吸毒涉毒典型案件。其中,中共党员二人,非党二人,容留他人吸毒三人,自己吸毒一人,二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非党的二人也被开除公职。(三湘风纪网 2017.8.29)
  鸦片战争已经结束175周年,那时中国人由于吸食鸦片被人称为“东亚病夫”,为了挽救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先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开展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号召国民拒绝吸食鸦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中央的强推下,全国杜绝鸦片,全国人民一心一意跟党搞社会主义建设。而今,受外国新思潮的影响,国人普遍精神缺 “钙”,无所寄托,吸食毒品解忧,特别是一些国家公职人员吸毒,那是典型的精神缺钙。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一旦垮塌,整个人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正义感,丧失道德感,缺乏危机感,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光阴。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公民,总有一些人整天“无精打采”,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没有奔头,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精神缺钙”得了“软骨病”的具体表现。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而言,党的光辉事业和美好前程需要每一个公职人员去为之努力、为之拼搏、为之奋斗,只要生命不息,“战斗”就不会终止。如果精神不“缺钙”,就不会动用公款、挪占扶贫资金;如果精神不“缺钙”就不会靠吸食毒品来寻求刺激和满足……可以说,精神“缺钙”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公职人员队伍中确有一些人在用毒品麻痹着自己的思想,享受着沾毒之后的快感。拿其干部身份以及党员身份来讲,主要是由于其信仰的缺失。俗话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身为党员干部,其一举一动,都引起着舆论的广泛关注。如果公职人员将自己的精神寄托放在毒品之上,又怎能大行为民务实之举。
公职人员吸毒的危害,不仅限于对个人身体健康、家庭生活以及职业前途的毁灭性打击,更是对社会其他群体和政治生态有着“流窜式”的感染。一方面,国家公职人员本为群众的“参照系”,一言一行都直面百姓,甚至是为百姓所模仿,价值观念上的错误取向更是容易对群众作出错误的引导。另一方面,公职人员吸毒容易发生同群体的“传染”,同一“朋友圈”内的公职人员有样学样,势必会造成对政治生态的规模性污染。不仅如此,贪官嫖妓养情妇和公职人员吸毒,本质上是道德操守的缺失、官德的缺失,更是信仰的缺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而要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公职人员涉毒唯有用铁腕重拳出击,狠刹党员干部涉毒之歪风邪气,做到打疼一个警醒一片,才能让公职人员乃至人民群众心有敬畏远离毒品的侵害!(江永县纪委 卢加文)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