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对公职人员涉矿经营要“零容忍”

发布时间:2017-11-01 15:59:5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今年8月以来,蓝山县切实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清理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已有358名国家公职人员及其配偶、子女退出涉矿等经营性活动。(10月31日永州廉政网)
  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规范国家公职人员从政行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湖南省开展清理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从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对全省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6大领域经营性活动进行专项清理整治,短短三个月时间,潜伏在6大领域参与违规经营的国家公职人员渐渐浮出水面,清理和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彰显了省市专项整治壮士断腕的力度。
  为什么有些公职人员不顾明令禁止,践踏纪律红线,违规参与经营活动,归根结底是权利和私欲在心里作怪。
公职人员充当“公权和私欲”的两栖人。从清查的国家公职人员来看,大部分违规参与营利性活动的党员干部,都是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或者是某些职能要害部门的科级干部,他们不仅把手中的公权变成为已谋利的私权,在个人既得利益上,讲权钱交易;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耍大牌搞特权,甚至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处任性拦河塞坝,设卡设红灯,最后不得不为其“入股”或成为投资合伙人。这些公职人员明面上打着为公办事,实则为一己私欲,大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干着以权谋私的勾当,目的是为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充当“公权和私欲”的两栖人。
公职人员涉矿经营存在“为官不为”现象。大凡违规参与营利性活动的领导干部,一天到晚绞尽脑汁想着的不是自己本职工作,不是想方设法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做好服务,而会把更多的心思和时间集中在自己“入股”的企业上,整天钻营的是为企业经营生产到处打通关节,提供各种便利,为“自己”服务。对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党员干部,往往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不能尽心尽责,该干的事敷衍了事,导致“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是典型的在其位,不谋其政,“为官不为”的机关作风病。
  党员干部违规参与营利性活动,更是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他们不仅把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采取非法的手段谋取私利,势必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党和政府造成了极坏影响,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要想彻底根治国家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经营活动这一社会毒瘤,全社会要敢于对公职人员涉矿经营行为“零容忍”,要坚持依法行政,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梳理核实,认真筛选甄别,从严从实查处,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整天想做发财梦的违纪人员断了念想。要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机制,织密监督天眼,利用好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利器,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监督机制。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教育方式,通过案情通报、以案释纪等方式,用生动的案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等身边人,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自觉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做遵规守纪和廉洁自律的模范。(新田县 贺华建)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