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让“两栖干部”无地可“栖”

发布时间:2019-04-22 11:23:4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我在拼命干事当中,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为自己、为亲属、为亲戚朋友谋利,我在走一条既要当官又要发财,既要名又要利,鱼和熊掌都要的邪路,这是一条走向犯罪的道路。云南省威信县委原书记杨家伟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来源:2019年4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名曾经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最终走上“不归路”,杨家伟的蜕变源于贪欲和侥幸心理作祟。随着职务的提升,不仅没有意识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风险就越大,反而是思想上的弦慢慢松弛了,开始羡慕别人享受的高品质生活,攀比心越来越重,贪婪和侥幸心理也如影而至。从第一次收受3万元现金的忐忑惶恐、辗转难眠到“自作聪明”充当幕后老板背后捞钱,再到明知组织已对其有关问题线索开始核查,仍拒不收手,贪欲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把杨家伟彻底冲向了堕落之渊。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既想要名又想要利,总是编织着一场“鱼与熊掌兼得”的美梦,媒体上称杨家伟之流为“两栖干部”。“两栖干部” 们需要权力,因为权力是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益交换的筹码,是拔除穷根的“魔杖”,更是发家致富的“提款机”。为了捞钱,他们 “脚踏两只船”,一方面披着权力的外衣惺惺作态,另一方面又露出贪欲的獠牙干着违法乱纪的勾当。在权来权往、钱来钱去中,这些人早已把共产党员的信念,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在了脑后。最终,贪欲之门打开的是监狱的入场券,在机关算尽之后落得个从官路走向囚路,锒铛入狱的下场。

  “两栖干部”现象说到底不外乎“名利”二字驱使。官员需要实现“高附加值”,社团需要觅到“坚强后盾”,二者一拍即合。“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强制入会、摊派会费、强行服务、搭车收费、拉赞助、违规使用会费、设立小金库乱收乱支”等问题层出不穷。最后腐蚀的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损害的是党的形象和公信力。

  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和组织的信任当作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有禁不止,有令不行,中饱私囊,违规违纪,于纪于法都难容,刘铁男、季建业、万庆良等就是反面例证。当官发财两条道,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甘蔗没有两头甜。杜绝“两栖干部”现象,一方面要加强干部素质的培养,补足精神“钙”, 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另一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问责力度,增加违纪成本,对查实的相关问题严肃处理,公开通报;同时深挖腐败根源,斩断利益链接,对漠视党纪国法的绝不姑息。只有织牢制度的“笼子”,擎起执纪问责的利剑,让每一个“两栖干部”无栖身之地,权力才会回归本位,公平正义才会彰显光芒。(何星辉)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