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读《朱镕基讲话实录》、《朱镕基答记者问》,心潮澎湃受益非浅。字里行间,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情怀,跃动着一颗敢作敢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子之心。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朱镕基清廉务实的工作作风,大气从容的人格魅力,深孚众望,退休后仍没退出人民的视线,受到群众敬仰和铭记,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对标朱镕基总理,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哪些方面?
清正廉明直面问题。“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生明,廉生威”,这是他开会时常告诫属下的一句话。他以上率下,从严律己。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自己作风过硬,底气充足才能才敢要求别人,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畏畏缩缩,不敢直面问题,以硬碰硬。他忧心社稷,直面社会忧患和矛盾,对腐败深恶痛绝,当总理伊始,在中外记者会上以大无畏的勇气向腐败分子宣战:准备一百口棺材,99口给腐败分子,一口为自己准备;“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地雷阵,我都会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义正辞严的表态,像勇赴国难的壮士荆轲,尽显英雄本色,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1998年3月24,朱镕基主持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五项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的要求: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搞特殊化;恪尽职守,敢于讲真话;从严治政,敢于得罪人;清正廉洁,严惩腐败;勤奋学习,刻苦工作。约法三章:在国内考察要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压缩时间减少人员;减少应酬,集中精力研究处理重大问题。他言行一致,使国务院工作作风得到很大改变。任期内大力打击贪污腐败与走私活动,正风肃纪,深得人心。
埋头实干政绩斐然。为人民服务如果停留在口号上,则清谈误国,华而不实,老百姓不会认可肯定这样的干部。朱在几个重要领导岗位,躬身政务,事务繁多,以致头发白了一大把,但不负人民期望,埋头苦干,政绩斐然。1987年主政上海后,关注民生疾苦,主抓了菜篮子工程,大力改善居民的副食品和住房条件,主持和推动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赢得了广泛的尊敬。1989年学潮风暴时,朱镕基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广大市民支持市委市政府,上海人民群众响应他的号召,及时组织了10万人的工人纠察队,主动清除路障,维护街道秩序,危难之时为全国第一大城市的社会稳定发挥了关健作用。
1991年朱镕基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作为全国经济的主要操盘手,控制通货膨胀,整饬金融市场,强力宏观调控,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击官商勾结,推出财税、金融、投资、企业、住房、物价六方面的改革,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中国经济一直稳定在高速发展的轨道内。
学养深厚魅力灿然。“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作为以青年才俊身份从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走出来的领导人,从政之余仍兼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多年,还曾亲自带过4个博士生。主抓经济多年成为了行家里手,被外电称为中国的“经济沙皇”。作为公众人物,他脱稿讲话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且极敏锐,说起一些重要数据,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富有主见,不说大话和套话,形成了自己独特语言和行政风格,在屡次的答中外记者会上,“腹有经伦气自华”,从容应对气场强大。记忆犹深的是1998年刚当选为总理,在人民大会场召开的中外记者会上,主动点名让香港凤凰电视台以提问刁钻犀利的著名主持人吴小莉提问,一问一答,问得巧妙,答得得体,赢得满堂喝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总理之风,山高水长,他用杰出表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树立了一座丰碑 ,走进了历史。
(零陵区纪监委信访室 陈斌辉)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