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从《万历十五年》知史明事

发布时间:2019-05-25 17:20:30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刘桂芳阅读更多

  2017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大火,剧中不同的角色同时提到一本叫《万历十五年》的书。这本书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来谈谈这本书的传奇。作者黄仁宇先生是美籍华人,18岁考入南开大学后,开始了他从投笔从戎到弃武从文的传奇人生。黄仁宇先生曾参加驻印度远征军,先后两度负笈美国,后从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1980年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被纽约大学解聘。这年,他62岁。另一个传奇是这本书的传奇问世。非常有戏剧性的是,在黄教授被解聘的第二年,这本屡屡碰壁的奇书被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连续两年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从此黄教授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几乎每本书都受到热捧。

  为什么黄教授突然就火了呢?大家都知道读史是枯燥寡味的,中外史书概莫能外。黄教授是史学界的异数,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他在研究中创造了“大历史观”的概念,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严谨的基本原则之下,又能让大众享受到阅读乐趣。

  比如在《万历十五年》中,他用一叶知秋的手法通过一年可墈的历史,以六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从历史、经济、体制、人情、文化各方面分析明朝气象。书中六个人物,我把他们分成三组矛盾体。第一组:不能遂愿的万历和叱咤风云的张居正。万历皇帝明神宗9岁继位,在位48年,早期因其母亲李太后倚重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创造了明朝中后期的一段辉煌。但即便是皇帝,他也有烦恼。让他最无法忍受的两件事,一件是不能立自己心爱的女人为后,一件是不能立自己与爱妃所生之子为太子。于是,长期心怀芥蒂的万历皇帝创造了两个历史之最:历史上罢工时间最长的皇帝,怠政三十多年不上朝;同时也是复仇最快最彻底的皇帝,张首辅死后立遭清算,连同党一起遭诛九族。第二组:军事才干戚继光和道德模范海瑞。在张居正主持朝政期间,明朝一文一武两位杰出人物戚继光和海瑞的境遇却截然不同。因为在张居正看来,戚继光敢干事会干事,而海瑞不会干事干不成事。所以无论有多少人弹劾戚继光,他始终委以重任,使明朝终于有了规范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改革的契机。无论有多少人保举海瑞,他坚决不用,因为他认为海瑞虽然清廉但极其苛己,处理政务迟缓教条,导致主政一方政令不通,最后只得辞职还乡。第三组:太极高手申时行和自相冲突的李贽。申时行是张居正的后任,是继续推行改革还是恢复旧制,对申时行而言都很艰难。但申时行选择了后者,做了老好人。李贽是儒家的信徒,但他的精神世界又想反叛那个时代,现实又使他反叛不了。所以他是痛苦的,最后只能在狱中自刎死去。万历十五年,六个人物,六种为官处事之道,但结局都是相同的悲剧,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年,却决定了明朝的兴衰。

  这本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第一,以史为鉴。张居正功勋卓著,身居高位却不能严格约束自己,最后授人以柄,这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权力越大越需克己修身。以清廉著称于世的海瑞虽然为人仰慕,但为何当朝却少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做事?说明道德榜样的力量不如健全完善的制度约束。第二,知史爱国。作者透过经济来分析政治,指出“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国家税赋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无能。所以,党的十九大提出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并辅以德治国才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冷水滩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彭峰)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