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酒杯虽小 问题不小

发布时间:2019-07-05 11:29:5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近日,中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了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原党委书记索宝柱严重违纪违法案例。其中提到,索宝柱的酒局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一些商人闻讯而来、投其所好,找关系、进酒局、说好话、送重礼、谈“商机”,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索宝柱被酒局侵蚀了原则和底线,越陷越深。(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19年6月26日)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几乎贯穿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觥筹交错间活跃气氛,拉近关系颇有效果,故而“酒文化”深受国人喜爱。然而近些年来“喝酒致死”“烟酒腐败”“酒后违纪”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不断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对于酒这个古老的事物必须要清醒严格地把握好原则尺度。很多“酒鬼”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局”的实质是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缺乏自控之人必将迷失自我、堕入深渊。党员干部要在困难诱惑中保持清廉底色,就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来整治畸形的酒文化。

  树立理想信念,照亮正确航向。索宝柱在忏悔录中说道,自己长期放松理论学习,忽视了世界观的改造,手电筒照人不照己,才自酿苦酒。如此可见,缺乏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加以指引,即使曾经是干部百姓称赞的“人才”,也会走向“烟酒腐败”的歧途。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绝不能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懈怠侥幸心理。应该要主动自觉地树立好坚定的理想信仰,提高政治站位和党性修养,面对递烟送酒,要敢于说不;面对酒局人情,要保持清醒。在风浪险阻前经受考验,在“围追堵截”中抵御诱惑。

  坚持严于律己,时刻返躬内省。某些党员干部把“酒文化”奉为金科玉律,“酒精考验”“酒精沙场”是他们的口头禅。事实上人民心目中的好干部,是勤俭廉政,秉公为民的人民公仆,而不是好逸恶劳,喝酒作乱的社会流氓;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作风的排头兵,而不是让糟粕文化继续“为非作歹”的臭苍蝇。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党员干部理应要深刻认识到“酒文化”的弊端和“喝酒误事”这个问题,加强自律意识,严以修身,勤俭务实,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远离不良“酒气”。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党员干部应该管住嘴,迈开腿,多把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上,少把心思惦记在追逐烟酒名利上。莫让一时放纵,醉完整个人生。只有清醒自律的干部才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好干部,才能在新时代扛起向前发展的大旗。(袁梓舒)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