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郧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3名干部在办理信访件时调查不认真、回复不实、把关不严,受到政务警告处分。郑州市新郑、新密等地4名干部因不担当不作为、漠视群众诉求,对群众呼声麻木不仁,对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作风漂浮等问题被通报。
各地重拳整治这种不担当不作为、漠视群众诉求、推诿扯皮以及守摊子“不想为”、方法守旧“不会为”、担心出事“不敢为”的“老好人”“圆滑官”“太平官”“混混干部”问题,正是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目标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现实要求。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
然而,目前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工作作风不实,怕扛事、不担当,怕追责、不作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惯于“占着位子、顶着帽子、混着日子、摆着样子”,热衷于当“太平官”“混混干部”,满足于不出错、过得去,“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群众诉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工作出工不出力“磨洋工”“虚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势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动摇党的执政根基,丧失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其造成的危害绝不容轻视。
因此,要防止“太平官”“混混干部”成为新时代不担当不作为的“代名词”,就必须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己心”作为自己的立心之本,以实干践行初心,用担当履行使命,努力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立行立改、即知即改,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真刀真枪解决问题,不绕行、不回避、不退缩,坚决摒弃一切患得患失、明哲保身、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行为,确保问题整改条条到位、件件落实。此外,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在增强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提高干部“担当作为”的本领、解决干部“担当作为”的状态上下功夫,坚持把衡量担当作为的标尺亮出来、把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鲜明树起来、把担当负责、善作善为的干部用起来,不断完善干部容错纠错、能力培训、激励保障、道德奉献和末位淘汰等机制,切实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使“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成为常态,让每一名干部“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真正凝聚形成抓问题整改落实的强大合力,确保主题教育落地见效。(蓝山县主题教育专治办 张宏英)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