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农历新年既是辞旧迎新、亲友欢聚的温馨时光,也是作风建设的一场“大考”。
回溯近期诸多腐败官员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落马党员干部为官之初都谨小慎微,平时交往也小心翼翼,然而年关一到,各种“慰问”应酬多了,吃点收点在他们眼中也变得习以为常。殊不知,正是这所谓的年关“慰问”,撬开了他们“廉关”的“闸门”,成了令他们现在身陷囹圄的关键。
中国是礼仪之邦。春节期间,源自纯洁真挚的人情往来,相互馈赠一点儿薄礼可平添几分吉利喜庆,无可非议。但一些投机钻营、惟利是图者却将年关节日视为“拉关系”、“铺路子”、“开后门”的“最佳时机”。该“时机”一到,别有用心之人就假借“慰问”、“拜年”之名,行“暗贿”“雅贿”之实,妄图为来年的“位子”、“票子”打基础。一些领导干部也往往在这时候松了廉政的“弦”,对五花八门的请吃、馈赠认为“盛情难却”,坚守的“反腐阵地”就在觥筹交错间轰然崩塌。更有甚者,直接把“年关”当“敛关”,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如此种种,不仅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有效遏制了各种节日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净化了党风政风民风,也让传统节日回归了本义。但是,“四风”问题仍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眼下,农历新年的脚步愈来愈近,“交流感情”“答谢饭局”“给压岁钱”“送土特产”“置办年货”等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也将接踵而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想过好“廉节”、把好“廉关”,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坚守“不收非分之礼、不吃不明之宴、不进是非之地”的底线,果断拒绝“第一次”,从心底深处扎好笼子,时刻防止“人情腐败”“温水煮青蛙”等陷阱;另一方面,要管好看严“身边人”,不给居心叵测之人任何可乘之机;同时,还要念好监督“紧箍咒”,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监督,扩大举报渠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预防干部“节日病”中的积极作用,使领导干部心有所惧、行有所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时刻绷紧廉洁之弦,主动拧紧思想“螺丝”、上紧行动“发条”,在“逢年过节,礼尚往来”中提高警惕,过一个风清气正的幸福年。(祁阳县纪委监委 陈黎婷)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