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莫让“一人贪”带坏“一窝腐”

发布时间:2020-04-29 15:10:45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唐雅楠阅读更多

  尹志刚,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原支队长、二级高级警长,曾获得江苏省道德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9年5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9年8月,尹志刚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19年12月,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尹志刚从一名满怀豪情的人民警察,成长为“明星队长”,又堕落为失去自由的阶下囚,其结局令人唏嘘。然而,更令人可气的是,顶着“中国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诸多光环的尹志刚不仅自己“贪”还带坏他人“腐”。从第一次收取他人一个猪腿,到坦然收受10万元现金,再到任人唯亲,编织“小圈子”,尹志刚上演了一出由“一人贪”引发塌方式腐败的戏码。最终导致,该市交警系统先后有近10名党员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审查调查,多名驾校校长、考场承包人接受审查,驾驶员培训、考试行业乱象丛生。

  从近年来查处腐败案件中,类似尹志刚这类由“一人贪”,再到顺藤摸瓜揪出“一窝腐”的现象不在少数。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原厅长王晓林被查,引发了交通、政法和国土城建等四大系统窝案;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在此后的一年多,15名铁路系统副局级以上官员应声而落;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被免,也引发四川官场至少数十名官员落马……可见,领导干部贪腐,往往带坏一批人、带乱一方风气。

  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手上掌握着各种资源,有的甚至集人权、财权、物权于一身,如忽视党性修养,经不起金钱和享乐的诱惑,势必造成个人私欲膨胀,从而引发各“潜规则”“小圈子”等怪象。长期以往,“一把手”成了“一霸手”;“一人贪”演变成“一窝腐”也就不足为怪了。

  尹志刚等腐败案例的背后,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强化其纪律规矩意识刻不容缓,只有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才能让这种塌方式腐败少发生、不发生。笔者认为,杜绝这种塌方式腐败现象,还需从源头抓起,破除腐败生存的土壤。

  要构筑一道思想道德防线。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要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民本意识,树立廉政、勤政的公仆意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广大领导干部淡化个人私欲,自觉倡廉守廉,形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

  要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腐败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和参与调查的积极性,多向人民群众了解实情,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监督、检举、参与的良好反腐氛围,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使其“不能腐”,自觉保持时刻警惕,从心理上预防腐败。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严格执纪执法,绝不允许反腐存在“空档”和“特区”,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对于违反法律的,不管什么人,一定要严惩。既要实行法纪、党纪、政纪严惩,又要实行经济制裁,使其财、位、权“三空”。要以壮士断腕、猛药治疴之决心,释放反腐“无禁区”“零容忍”强烈信号,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不敢腐”的良好环境。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正风反腐要取得决定性胜利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唯有真抓、实抓、经常抓,从基层抓起,从小事抓起,做到顺藤摸瓜,防微杜渐,才能建立起一个不可触摸的高压电网,彻底斩断从“一人贪”到“一窝腐”之间的利益链条,杜绝“塌方式”腐败现象的发生。(新纪宣)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