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专题 > 纪检人·故事 > 正文

【扶贫路上】再访黑山口

发布时间:2020-11-18 16:36:45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吕艳芳阅读更多

  “许主任,你这是第二次来我们村督查扶贫了,去参观下村里的大型柑橘种植基地吧!”村支书热情的说道。

  “今年5月份我来的时候,已经去那里看过了!这才过了五个月,又有什么新亮点?”我好奇的问。

  “这次你再去参观下,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哩。”

  车子沿着蜿蜒的村道行驶,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不断映入眼帘。

  到了果园,只见黄橙橙的柑橘挂满枝头,大约有十几个人正在采摘成熟的果子。

  “上次我来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干活的人呀,难道果场又多请工人了?”

  “现在是柑橘成熟的季节,我们就把村里面收入不稳定的贫困户和边缘户都请来做工了,目的是他们赚点钱。”村支书解释道。

  “把返贫和致贫风险户全都请来做工,这个扶贫措施很赞嘛。”我赞到。

  “你不是黑山口村边缘户何承旗吗,上次我来黑山口督战扶贫的时候,还去你家走访过。”我认出了又黑又瘦的边缘户何承旗。

  “我是何承旗,我现在还在果园做事呢,前不久老板给我们加工钱啦,现在拿到90块钱一天呢!”何承旗笑呵呵地说。

  “上次我了解到你妻子患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家里两个小孩读书,有致贫风险,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又给你家制定了什么帮扶措施?”

  “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一是让我在果园做长期工,二是给我老婆提高了低保金的档次。如今我不但可以赚到钱,还能妥善的照顾妻子呢!”何承旗激动的说道。

  “幸好这个果场还有事做,否则我这个样子不知道去哪里打工。”另一个果农感叹道。

  “他是贫困残疾户余炳言,腿脚不方便,上次你在果园见过他的。今年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他去广东找工作,结果一直没找到。我见他家越来越困难,担心他会返贫,就喊他到果场继续做零工,开始他不愿意来,我与果场老板协商后给他加了些工钱,他才过来。”村支书说道。

  “这柑橘又甜又大,很好吃哩!”余炳言笑了起来。

  “那一片荒地也种上树苗了吗?”看着不远处的一块地,我问到。

  “今年下半年,镇村两级为了持续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以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我们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又开发了几十亩荒地,你看现在这些荒地都种上果树了。目前我们村的贫困户也全部加入了黑山口月亮湾种植合作社,而且村里的瑶山雪梨种植基地也是大丰收。”村支书兴奋的说。

  随后我们又来到蜜蜂养殖户奉大健家。

  来到奉大健家,只见一个老太太正在摆弄蜂箱。

  “她是奉大健的母亲吧?这么大年纪还在养蜜蜂。”

  他是奉大健的老婆,今年70多岁了。村支书笑着说。

  “70多岁还养蜂?能行吗?”我疑惑的问。

  “怎么不行,你莫看我70多岁了,手脚还很利索的,养蜂又不费力,还能赚些钱,咱贫困户不能懒的。”老太太反驳道。

  “你不怕蜜蜂叮咬?

  “蜜蜂不会咬人的,我闲杂就想把蜂子养好,把蜂蜜卖个好价钱,早点过上好日子。”老太太微笑的说道。

  “黑山口现有10户养蜂贫困户,3户油茶种植户,目前产业补助也陆陆续续发下来了,村民老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都盼望尽早过上甘甜的日子呢。”村支书向我介绍。

  飞舞的蜜蜂,硕果累累的果场,金黄的稻子,这一切都比5月份来督战的时候更加喜人了。那个产业空白、村容脏乱、未脱贫人口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多,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黑山口村已成为历史,黑山口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真正迈向“甜”山口了!(江华纪委 许滔滔)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