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爱国主义教育、国防安全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为主题的电影层出不穷,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丰富了干部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但随着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和缺位的监督检查,经常出现“影票卖完了、影院空了了”的现象,造成电影资源浪费、教育流于形式、纪律监管空白等问题,存在一定廉政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教育题材电影(演出)的报批管理。一是加强行业主管。严格准入把关。所有教育题材的电影(演出)归口宣传部门报批、管理。宣传部负责面对公职人员进行展演的教育题材电影、演出活动的准入把关,避免电影(演出)过多过滥和票价虚高现象。严格报备管理。所有教育题材的电影(演出)要有上级相关部门文件以及宣传部和相关部门联合行文的文件通知,才可组织干部职工购票观看。组织观看的牵头单位要积极到宣传部门进行报批,及时将联合行文的文件通知报备纪委和组织部。牵头的组织单位负责影片放映的组织工作和片场秩序维护。二是规范市场推介。优惠定价。教育题材电影(演出)票价要低于同类型电影(演出)的市场均价,要以团购价或者更优惠的折扣价向各单位组织售购。所售票要定时间定座号,方便公职人员对号入座。合理购票。要充分考虑各单位的财力、人力等实际情况,不能压指令性购票任务,只能指导性组织购票,避免出现“票多人少”的现象。各单位要充分考虑工学矛盾,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观看。科学安排。牵头单位要积极协调电影院、上级有关部门等各方面关系,科学安排观看时间,尽可能的安排在非工作时间组织观看。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教育题材电影(演出)的监督管理。一是认真组织观看。领导带头观看。要将教育题材电影(演出)组织观看工作作为加强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妥善处理工学矛盾,积极配合和支持各类主题教育题材电影(演出)的组织观看工作。单位班子成员要带头观看教育类电影(演出),带头撰写观看电影后的心得体会,寓教于影。各单位年内不得出现领导班子成员无一人带头到场观看电影的不良现象,要尽量做到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实名组织观看。各单位确定购买票数后,要将购买的票明确到参加观看的干部职工,实行实名登记管理。因其它原因确需调整观看人员的,及时更新登记。文件要求领导个人必须参加的活动,因事需请假或者更换人员的,及时向牵头单位请假或者报备情况。要督促干部职工按时到场到位,对号入座,自觉遵守电影院等演出场地的各项管理规定。二是严格监督检查。认真核查出席情况。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有关单位要组织联合督查组,定时不定时的对各单位组织观看教育题材电影(演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查工作人员到电影院到场出席情况和在场纪律情况,严防迟到、早退、缺位现象。严格处理不良现象。要保持抓会议纪律的态度,严管各单位组织观看教育题材电影(演出)到岗到位和作风纪律情况。对迟到、早退、缺位等违纪情况,参照重要会议纪律执行情况对待,严格问责,一律通报。尤其是打着观看电影的幌子,在外休闲娱乐或者干与工作无关之事的人,要从严从重处理。三是强化财务管理。规范报账管理。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教育题材电影(演出)活动的,要凭购票发票、文件通知和参加观看的人员名单方可进行财务报账。加强财务检查。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各单位宣传、学习、教育列支的财务检查,避免出现虚假列支等违纪行为。一经发现违反财经管理制度的问题,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冷水滩区纪委 李文龙)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