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山东省聊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兰雨的忏悔书。孙兰雨在忏悔书中称“不知什么时候,我忘记了廉洁从政的底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吃吃喝喝开始,糖衣炮弹击溃了我的思想防线,贪欲迷住了我的双眼。” (11月21日 中国青年报)
“零容忍、零界限、零死角”的反腐风暴,上演出一场场“贪官现形记”,贪官落马时的悔恨泪,道出了贪官从“人上人”变成“阶下囚”的巨大落差。而今,昔日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兰雨的悲情忏悔书,再一次应证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铁律。
梳理孙兰雨履历会发现,从小在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从一名普通公务员做起,一步一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他逐渐腐败的阶段正是其最成熟干练的时期,本该为党和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但遗憾的是,由于思想防线的失守,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换取私利的筹码,利用职权损公肥私,最后身败名裂,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锒铛入狱的代价源于思想防线的失守,一旦缺了信念,思想束缚被解除,贪婪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精神缺钙、意志衰退,是孙兰雨们走向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他们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也曾经有过勤奋工作、努力上进的昨天。作为领导干部,本应该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但他们最终没有守住思想的防线,信念动摇、信仰溃坝,在金钱诱惑面前败下阵来。
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既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一旦放松学习改造,不注重加强党性锻炼和从政道德修养,就会犯错误,甚至突破党纪国法底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孙兰雨违纪违法走向腐败,再次敲响警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不是一时,而是一世,是一辈子都要修炼的看家本领,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法宝。否则,思想变质、防线失守、行为越界,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江永县 黄倩如)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