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对医院的监督检查更细更严了,医院里的学习和警示教育也多了起来,这让我们时刻把纪律这根弦绷得紧紧的,做任何事情都会自觉地把纪律的标尺放上去量一量。”说起纪检监察的效果,永州市中医院内科主任雷秋娥感触很深,“违规大检查?开具大处方?谁还敢哪!”。自2017年8月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成立以来,聚焦主责主业,更新理念机制,前移监督“关口”,擦亮监督“探头”,使“小团队”发挥“大能量”。2018年,该组把日常监督作为首要职责,从防和治两方面入手,打出“全面教育”、“全面体检”、“全面整治”组合拳,使医务人员进一步明责明纪,从思想上拉起拒腐防变“警戒线”,取得了较好的护“林”成果。
一、“全面教育”,立足全行业 ,明责明纪知底线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根据医疗行业特点,采取“学习法规+警示教育+谈话提醒”的立体警示教育方式,实现了全市卫计系统警示教育全覆盖,进一步明责明纪知底线。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不间断地搜集整理国内、省内、市内、县内卫生系统腐败案例,要求医疗单位定期开展以案说法、体会交流等活动,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市纪委监委各种案例通报。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颁布实施后,除了组织被监督单位公职人员广泛学习外,还专门把涉及药品器械招标采购等与医药购销领域有关的人员集中起来进行重点学习,让相关人员认识到以前的某些行为可能是违规违纪的,有些可能涉嫌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使相关人员明责明纪。还组织不同层面的医务人员参观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要求被监督单位结合日常工作和重要节点,借助互联网、微信群、QQ群、院报院刊、单位局域网和电子宣传栏等平台积极开展警示教育,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氛围。
二、“全面体检”,查找风险点, 建章立制堵漏洞
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有效发挥“探头”作用,在监督中,把眼睛瞪大、耳朵伸长,在医疗卫生系统开展经常性的廉政风险排查、实地调研督导、明察暗访等“全面体检”活动,查找、防控风险点,堵塞漏洞,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利益在就医检查中不受侵害。在工作中,该组充分调动和发挥所在单位纪检部门和纪检专干的作用,做到了廉政风险清、易发问题清、监督(察)对象清、重要岗位清、重点人员清等“五清”。帮助被监督单位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行业规定、侵害群众利益、涉嫌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等方面明确了21个廉政风险点。
针对易出现问题的敏感岗位,该组安装了“互检装置”,建议各单位出台轮岗交流制度,彻底杜绝了因长时间在敏感岗位上工作而出现的廉政风险问题。针对重要的时间节点,该组启动了“自检程序”,制定廉政提醒制度,通过微信、短信和正式公文的形式及时向被监督单位发出廉政提醒函,开展提醒谈话,始终让监察对象保持清醒头脑。针对重点薄弱环节,该组进行了“重点检修”,对医疗单位普遍开展诊疗行为明察暗访、实地督查,对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加大排查力度,通过查办违纪案件形成有效威慑。2018年以来,被监督单位共向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上报制定和完善的各项制度措施达20多项。如被监督单位研究“三重一大”等相关事项时,须提前3天向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报告,纪检监察组视情况派员参加。这些制度的完善和运行,对推进监督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三、“全面整治”,聚焦关键点, 管控隐患见成效
今年以来,为从严整治医疗服务过程中收受红包礼金、违规收费、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的行为,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注重“抓早抓小”创新工作机制,切中“问题要害”组织医疗评价,紧把“关键环节”突出立行立改,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微腐败”专项治理。紧紧扣住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隐患,聚焦重要部位、关键环节,开展了“医德医风”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突出对医疗卫生单位收受红包、医疗权益得不到保障、医疗过程中对患者违规开展大检查、开具大处方等不正之风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仅市直医院针对商业贿赂问题就查找出5个方面12个风险点,各单位制定完善监管制度10余项,通过落实药品“双十排名”检查分析等制度,发现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问题150余起,约谈、诫勉近160余人。(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委纪检监察组 王柯钦)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