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问题岂能“空转”

发布时间:2018-09-25 09:18:26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甘肃省秦安县中山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3年,当地群众仍无自来水喝。国务院第二十八督查组得悉此事后,派员实地核查督办,相关部门立即整改落实,30小时就给群众通上水了。拖了3年没解决的问题在上级督办后30个小时就解决了,此事一经媒体曝光,迅即引起社会关注。

  此前,当地群众曾一次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该问题,仅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就留言了若干次,从县到市再到省一级,得到的回复是“尽快解决”,最终却迟迟没有“下文”。貌似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很畅通,每级都有人“搭理”,但问题却一路“空转”,每级并无人“作为”,使问题转来转去“山河依旧”。

  是问题太难无法解决吗?现实很“打脸”,在上级督办之后30个小时就解决了,当地部门认真解决起来也不过就是举手之劳。可为何这“手”迟迟3年都没有举起来呢?根源恐怕还在于相关部门和干部“为官不为”,没有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对老百姓的诉求敷衍塞责,对老百姓的疾苦冷漠无情,对老百姓的利益麻木不仁。

  一些部门对于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门”始终敞开、“脸”不失微笑、“诉”派人搭理,看上去态度诚恳,可问题就是不解决,用“拖”字诀、“推”字诀、“磨”字诀来应付群众。“你反映你的,我照干我的”,这种渠道很畅通、问题在“空转”的现象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作风建设中的“软钉子”,既让老百姓痛恨,也让老百姓无奈。

  如果说,作风上的“硬钉子”扎在党的肌体上是如芒在背,那么“软钉子”就如鲠在喉,其危害更加隐蔽。正是在这些看上去认真处理、实际上敷衍塞责的问题“空转”中,让群众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将群众的心彻底伤透。问题“空转”还会使小事拖大、将大事拖炸,激发民怒民怨,严重损伤党的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硬钉子”好拔,“软钉子”难除。各级党组织必须自觉担起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对于那些造成问题“空转”的部门和人员严肃查处、严厉问责,以此警醒和教育更多的党员干部引以为戒。上级部门要强化督查督办,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问责,坚决纠正“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从严惩处失职渎职、索拿卡要,对问题“空转”现象保持利剑高悬,形成强力震慑。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把群众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敢于正视问题、勇于直面问题、勤于解决问题,不让问题“空转”伤民,向人民群众这位“阅卷人”交上一份新时代的满意“答卷”。(道县纪委 龚培梁)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