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零陵区纪委监委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乡村振兴决策部署,以村务监督月例会制度为基石,遏制乡村“微腐败”,逐渐实现“不能腐”的态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活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果。
让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以往村干部管了很多不该管和管不了的事,从中滋生了“微腐败”,村级权力需要“瘦身”,更需要“强身”。村务监督月例会将村级“小微权力”分解细化,实行“清单化”管理,通过编制村级权责清单表和村务办理流程图,形成一项工作、一张图和一次告知制度,做到底子清、数字准、情况明,倒逼干部主动作为,提高村务工作效率。让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把权利晒在阳光下,有效实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变“为民做主”为“请民做主”。如何避免“村民自治”蜕变为“村官自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自治,村务监督月例会注重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靠的最近、看得最清的“贴身监督”优势,在村务监督员选定上,注重从有声望的老党员、有见识的年轻人以及利益相关方中挑选。并坚决将村干部及其家属、亲属排除在外,按照走访调查、民主推荐、资格审查、会议选举、公开公示等五道程序层层把关。重点对村务决策和公开、工程项目建设、财产资源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等六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乡镇政府派人现场指导,进行再监督,确保会议开出“辣味”、不走过场。这样月例会不仅是监督的会,更是凝心聚力的会,让村务决策更加真实、公开、透明,形成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综合治理的新格局。民生项目资金既查得清去向,又追的到源头,实现变“为民做主”为“请民做主”。
使党群干群关系“零距离”。“硬板凳”坐得下、“群众心”走得进,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班子成员每月参加所联系村月例会,与村组干部一起商量村里事务,融洽干群关系,树立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通过对村里的重大项目、公益事业以及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协商、集体决定、有效防止滥用职权,实现村务管理公开、公平、公正。通过党群干群的关系不断升温,推动“廉洁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进村入户,通过“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以严刹奢侈浪费、大操大办之风为突破口,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监督执行,推进移风易俗。
只有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才能更好助推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行百里者半九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村务监督月例会还要进一步高标准推进。(零陵区纪委监委 廖彬森)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