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干部调研只是到基层“打卡”完成任务,有的先出报告再下基层寻找例证,还有的甚至打着调研的旗号进行旅游;一些地方凡有活动必有“专属”笔记,凡是笔记必要“严格”检查。而所谓“严格”检查,无非是看字迹、数页数,走过场……这些都是一些身边常见的突出问题。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湖南省委进一步出台《湖南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全面对标中央精神,既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又严肃查处文山会海、空泛表态、考核过多、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细化整改要求,并明确牵头单位和“交卷”时间。笔者认为,这是湖南打响全面整治切实解决基层问题的一曲“冲锋号”。
形式主义是严重困扰基层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基层工作中往往因为形式主义导致工作浮躁、不落实,工作作风上只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为群众深恶痛绝,思想方法上看到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是形式主义带给基层种种无效用的工作,严重影响了基层事业的发展和基层干部的干事热情。要破除形式主义作风,需要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基层卸下形式主义沉重包袱。基层工作的开展要在“实”处下功夫,少一些弄虚作假,多一些实事求是,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
完善工作流程和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严格划分召开会议所需情况的标准,减少召开一些没必要的会议,多留一些时间办实事。平常工作进行多留底,仔细进行归纳整理,以便于检查时不用刻意去准备。更重要的在于上级部门对基层进行减负,主动为基层减少工作量和提出形式主义的琐事,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也不应只停留在材料汇报上,还需要前往基层一线考核,倾听民众之声,注重考核实质成效,让基层干部有时间去为人民群众服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回归基层服务群众的本质。
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激励干部担当有为。问责机制在干部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监督作用,但是在基层工作中,会出现凡事讲问责,则会导致一些基层干部由于怕被问责、被诬告,而不想干事;倘若基层干部出了点过错就“一辈子爬不起来”,哪怕影响期满、表现良好也“永不叙用”,则会严重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想干事的干部心寒。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该撑腰鼓劲就撑腰鼓劲,该澄清正名就澄清正名,该放下包袱就放下包袱,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他们在生活上受帮助被爱护,在事业上有干劲有奔头。
完善相关考评考核机制,注重基层工作实效。基层工作干得好不好,不应该只是体现在文字材料上,更多的是人民群众说了算,要把人民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群众的关注和参与是最好的监督。同时加强上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交流,避免让基层出现同样的内容多次重复报送的情况。要切实加强基层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树立担当意识和实干精神,营造良好的作风环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做到“精文减会”。
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党性不纯、政绩观错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一件一件抓实整改,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办文、听会、迎检中解放出来。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唐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