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反腐败不设“缓冲区”执纪没有“挡箭牌”

发布时间:2019-08-15 16:44:02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湖南省纪委日前下发《关于撤销廉政账户严禁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的通知》:2019年8月6日起,全省统一撤销各级廉政账户,并就严禁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作出明确规定。(来源:湖南日报)

  廉政账户的最初设计是国家公职人员收受了无法退回或不便退回的礼金后,可主动上缴,把钱存进专用账户中。初衷虽好,但在实践过程中,却被一些人钻了空子:有人只上缴受贿的“小头”,却将“大头”收入私囊,把缴款当做“挡箭牌”;有人被举报后,抢在调查前通过账户上缴礼金,试图瞒天过海……可见,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廉政账户存在的短板也日益显露出来。一些官员把廉政账户作为收受贿赂的“掩体”,逃避惩处的“通行证”。本是挽救干部的“缓冲带”,某些时候却沦为了贪官遮掩罪行的“化妆台”、逃避查处的“避风港”,廉政账户俨然被异化成了一笔“缓冲账户”“糊涂账户”……

  此次湖南省纪委下发通知撤销各级廉政账户,明确规定:在行政审批、工程项目管理、资金分配拨付、选人用人、执纪执法、学习培训、考察考核、监督检查、公共服务等公务活动中,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收受红包礼金的,一律先免职后处理;在节假日、生日、住院、婚丧喜庆事宜等非公务活动中,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收受红包礼金的,一律先免职后处理;对收送红包礼金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第八十九条等相关规定处理。对索要红包礼金的从重或加重处理;涉嫌职务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这释放一个怎样的信号?这表明,今后官员收取礼品、礼金或是受贿财物,纪检监督机关不再有“上交”出处,当事官员必须当面拒绝。因为现在没有廉政帐户了,如果再收,就是违纪。

  此举无疑撕掉了“真腐假廉"的最后一层面纱,破灭了贪腐者的侥幸心里。通知还规定:因特殊情况未能拒收的红包礼金,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应当自收到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上交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并作出情况说明。这进一步彰显了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心和反腐制度的严谨与可操作性。

  反腐败不设缓冲区,执纪没有挡箭牌。取消廉政账户,是反腐成果的体现,也意味着党风廉政建设升级换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撤消廉政账户,不是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放松了,而是斩断了一些党员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的幻想空间,是把党纪国法真正挺在了每个党员干部的最前面。它传递了党纪国法对于党员干部更趋收紧的信息,以及对于制度笼子的高度自信。

  制度明确了,纪律明确了,执纪明确了,这就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行为也要明确。要理直气壮地当面拒绝非法所得,练就立得正、过得硬的基本素养。要破除面对贿赂不好意思拒绝、无法拒绝的“面子”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党纪国法的高压线面前,以更加透明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党性与法律意识的定力。

  “廉政账户”虽然撤消,但每个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心中要有个“廉政账户”。要心有所畏,有所为,有所不为,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要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任劳任怨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所有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都要牢记,头上悬着利剑,只有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清白做人,秉公办事,为人民谋利益,才能让自己的所作所为经得起后人评说,留得清白在人间。(新田县纪委监委 何星辉)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