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干部的“心”到底是什么?是满怀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初心和忠心,是以“忠诚、干净、担当"之姿忠实履行职责扛起主责主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纪检干部的“力”是什么?是严于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的能力。(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纪检监察机关既是党的监督执纪问责机关,又是国家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干部需同时履行执纪执法职能。面对职能的“合署”、监察对象及具体范围的“六大类”,个人认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方能在主责主业中做到有“心”更有“力”:
多学。勤于学习是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内修身、外执纪的重要法宝。纪检干部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发展进步,从基础上说,就是取决于是否肯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面对艰巨的任务、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坚持勤学、广学,不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履好职、尽好责,担当好使命。如果懒于学习,放松学习,就会知不抵任、识不符职,就会思想落伍、精神滑坡、能力退化,就会失去人民群众和组织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排除干扰,系统化学习,持之以恒地去学习。
多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思考是创新的第一步,是一座掘之不尽的能力宝库。没有思考、不善于反思就会缺乏行动能力,就谈不上创造性的工作。纪检干部肩负着净化党风政风的神圣使命,处在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正风肃纪及反腐的最前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善于思考,努力实现学习、思考、工作、提高的良性循环,只有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我们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才能提高,聚焦主责主业的本事才能过硬。
多实践。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敢于尝试。在学中干、干中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随着纪检监察工作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和违法乱纪案件的不断多样化,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纪检监察干部不但要有查办案件的勇气,更要有突破案件的能力,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一名称职的纪检干部,必须同时具备系统分析、战略统筹、协调整合、谋划决策、科学预测、应变创新、组织指挥、思维表达等能力。我们都必须要努力做到: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静下来能思,沉下去能干,走出去能沟通、会协调,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符合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需要。(东安县纪委监委 刘安 杨祖维)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吕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