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举报电话:12388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之窗 > 廉政评谈 > 正文

捅破扶贫领域腐败的“窗户纸”

发布时间:2018-05-04 11:45:17来源:永州廉政网编辑:yzlianzheng阅读更多

  日前,永州市纪委通报了4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这是认真落实全省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举措,密集通报曝光,强化精准监督,加大执纪力度,竭力铲除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此次通报中,祁阳县黄泥塘镇红星村原党支部书记唐红江在2014年至2015年,虚列支出套取国家扶贫资金16.65万元,2018年3月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宁远县保安镇汉下村原党支部书记陶苏云在2016年2月,在为低保户蒋某申领1.2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时,只给了蒋某3000元,其余的9000元据为己有,2018年3月,陶苏云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这两起具有典型性,都是滥用手中之权垒“病灶”,是脱贫攻坚路上的小“绊脚石”。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者多困于所溺。管理扶贫资金的人本该让资金落在实处,却对这块“贫困人民的面包”屡屡“下黑手”,确定贫困户半明半暗,签订贷款协议偷偷摸摸,分配扶贫款项遮遮掩掩,扶贫资金流向不清不楚,即使一些村民隐约知情,或苦于维权渠道不畅,或慑于“村霸”权势,也是敢怒不敢言。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应不断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应分解责任,层层落实,要打赢攻坚战,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分面包”“巧算账”“虚假脱贫”等问题严查,揪出那些在贫困群众身上“拔毛吸血”的腐败分子,清除死角,形成震慑,找准深化扶贫领域正风反腐的发力点,不断取得新成效。

  “苍蝇”虽小,危害不小;“蝇贪”成群,其害如“虎”。梳理近年来中央纪委的专题公开曝光,共计通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57起,捅破扶贫腐败的“窗户纸”,主要集中在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扶贫款物等。这些扶贫腐败问题严重啃食贫困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大对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防止他们对扶贫资金“打主意”和搞猥琐的“小动作”,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集腋成裘,万涓成河,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严查处严问责,不断总结和提炼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虽然扶贫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但是依然要秉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态度,也相信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道县纪委  杨国英)
 

  来源:永州廉政网
  编辑:yzlianzheng